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分析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健康学科的大纲分为《中学心理健康考试大纲》和《小学心理健康考试大纲》两部分的内容,两份大纲在考试目标、考试要求及考试内容上大致相同。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2018年心理健康的学科考试内容大体框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具体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一、考试目标分析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提出: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在心理健康考试中,着重考查的是对心理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注重简单的识记背诵。因此,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约占60%,实践技能约占40%。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把重心放在知识的理解应用上,而非简单背诵。
二、考试要求分析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提出: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学科考试中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的拓展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由于中学心理健康和小学心理健康的大纲内容大致相同,所以合并一起进行比较对比。
现就2017年与2018年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部分内容出现较大的调整,考试范围明显扩大,建议考生在备考时,结合2017年考试大纲,对普通心理学部分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备考。
(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部分,关于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内容范围增加,需要考生着重备考。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学习特点”“生理发育发展”的相关内容删除,“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无变化,“童年个体个性和社会性”部分的内容范围缩小,着重考察“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心理学部分,关于青少年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内容大幅度减少。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删除了学习与教学心理的相关内容,但是“学习理论”“学习迁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内容范围都有所扩大。
(四)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部分的内容出现非常大的调整,知识点大幅度减少。
(五)统计与测量
“测量与统计”部分没有变化。
(六)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2017年相比较,知识体系发生了较大改变。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发生改变,考试内容较为常规,知识点难度较低。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部分的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增加了“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咨询关系的建立”两部分的内容。
(九)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部分主要增加了“团体动力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删除了“团体心理辅导的讨论技术”,变化幅度较小。
第二部分 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部分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该部分考试占40%,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全方位备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