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拥有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20余人。为拓展博士后进站规模,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学院长期招收流动站自主招收全职博士后和与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招收相关事宜如下:
一、拟招收博士后导师介绍及对拟招博士后的要求
合作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拟招收人数
对拟招收博士后的要求
邮箱
博士专业
研究方向
吴谦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飞机发动机,跨学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有限元分析
3-5
机械工程与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仅限人工智能专业)
不限
qwu@uestc.edu.cn
李波
制造系统调度与自动化
1-2
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不限
yqin@uestc.edu.cn
装备故障预测、诊断与维护
1
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不限
徐利梅
声波定向发射器关键技术
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
不限
yqin@uestc.edu.cn
多物理场耦合技术
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
不限
新型飞行器气动特性
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
不限
集群协同技术
2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类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不限
戴跃洪
飞机、车辆的智能化、无人化、电气化与混合动力驱动控制
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不限
daiyh@uestc.edu.cn
智能刚、柔性可穿戴助力机器人系统
2-3
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
不限
李辉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1-2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不限
kelly.li@126.com
复杂武器系统仿真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与工程
不限
航天器故障诊断
1-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不限
秦开宇
空天地一体化测控通信与导航定位技术
5
导航制导与控制
测控通信及其信号处理
yqin@uestc.edu.cn
飞行器集群感知与目标识别
5
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分布式智能感知与对抗
飞行器集群通信
5
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宽带无线自组织通信网
飞行控制与集群管理
5
飞行器设计、计算机网络及人工智能
飞行器控制
测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5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
测控通信及网络安全
文红
物联网、边缘计算与安全保护
3
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不限
wendy_wenhong@hotmail.com;
70000413@qq.com
无线通信系统与安全技术
2
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不限
张天良
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
2
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不限
ztl@uestc.edu.cn
蒋定德
软件定义网络、信息中心网络、智能网络
1-2
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不限
jiangdd@uestc.edu.cn
空间信息网络、无人集群协同通信与控制、近地小卫星群协同组网
1-2
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不限
郭庆
网络分布协同控制及其在机电系统中应用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
不限
guoqinguestc@uestc.edu.cn
外骨骼机器人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与工程
不限
钟其水
非线性系统控制、储能系统建模与优化
1-2
自动控制、应用数学
非线性系统建模、优化控制及其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zhongqs@uestc.edu.cn
李滚
飞行控制与某装备研发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类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
不限
ligun@uestc.edu.cn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应用演示系统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类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
不限
徐焜
智能飞行器设计技术、结构功能一体化智能系统设计与控制
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
不限
xukun@uestc.edu.cn
聂海涛
智能无人飞行器系统设计
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不限
Niehaitao@uestc.edu.cn
周泽波
卫星/惯性组合导航、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姿态测量,多运动体协同导航
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不限
klinsmann.zhou@gmail.com
二、博士后进站要求及在站期限
1.获得博士学位或应届博士毕业生(申报时须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工作站联合招收或优秀博士可适当放宽,不超过38周岁。
3.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流动站自主招收全职博士后需全职进站工作。
三、进站待遇
1.学校资助,标准一般为9-15万/年;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提供18-50万/年。如入选国家“博新计划”者50万/年,入选国家“引进计划”者30万/年(均为税前,不包括单位缴纳部分五险一金);
2.团队资助,一般不低于学校20%;
3.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免租金);
4.学术成果享受学校成果奖励政策;
5.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择校政策;
6.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头衔);
7.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
8.优秀者可聘任为学校教师(如可申请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并享受相关福利和待遇)。
四、申请程序
1.申请人可随时提出博士后进站申请。
2.申请程序及申请材料详见
3.凡身份证类、学位证书类均需要验看原件,提交材料时请携带。
如有任何疑问,可与航空航天学院杨琴老师(028-61831882,yqin@uestc.edu.cn)或学校博管办杨明老师联系(028-61830536,postdoctor@uestc.edu.cn)。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