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六:可能性推理将占逻辑判断半壁江山
逻辑判断是考生普遍反映得分较低的题型。研究09年广西真题,结合10年国家公考,中公教育专家判断今年的逻辑推理部分可能性推理的比重将继续上升。可能性推理的题干尤其特殊性,往往描述性语言较多,这带给考生的一大误区是从言语理解的角度去做逻辑推理,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考生务必认清这一点,摆脱固有言语思维的干扰,在读懂题干的同时,理清题干的逻辑结构,找出逻辑结合点,从而推出正确答案。从题型上看,可能性推理的试题主要有削弱、加强、结论等八九种,其中加强型和可能型、前提型和结论型是最常考的。每种题型对应不同的思维角度,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良好的逻辑训练的应试者来说,要准确地把握住逻辑“节点”都很困难。
从之前的必然性推理到现在的可能性推理,想要快速解答逻辑类题目,都是建立在良好的逻辑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考生必须加强对基础逻辑知识的学习,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推理技巧。
亮点七:资料分析注重快速解读和运算能力
资料分析是让考生又恨又爱的一部分内容。恨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耗时耗力,出力不得分。爱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难度确实不大,属于较好的得分点。
从广西大纲所给例题来看,改部分内容较为注重快速阅读材料并提取相应信息的能力。这其实对应的是国家工作人员面对大量数据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资料分析的计算量通常较大,这时计算技巧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乘除法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乘除法转化法、分子分母差额法等要适时选取。复习备考时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资料分析概念,要学会快速从复杂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对速算、减算技巧要用心掌握。
亮点八:常识判断涉及知识领域广泛,力求综合素质展现
分析广西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较为广泛,力求考查国家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多方面素质,同时,也避免由于专业的原因丧失考试的公平性。从新大纲的描述来看,广西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法律常识的比重在逐年下降,更侧重于法理学、行政法中需要理解运用的条款;自然科学类常识则有大幅上升的趋势。中公教育专家预计,2010年公考将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简单的记忆性试题将进一步减少,试题将更加突出考查应试者多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对于常识判断的复习,考生需要扩大复习范围、注重知识的积累。此外,考生在平常应该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经验常识的积累。
亮点九:申论描述明细化,从热点出发,抽丝剥茧
大纲对申论各方面进行了细致描述。将申论定义为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明确了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测查要素则为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申论的命题一般来说是主体先行,不会偏离党和国家工作的基本主题。申论试题往往选取当前社会大众较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设置多个有内在联系的材料,要求考生在30分钟(参考时限)内阅读6000—7000字的材料,在120分钟(参考时限)内作答相应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申论的阅读量很大,书写量也大。考生需要把握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适时作出对材料的归纳和整理,在写作时能快速提取信息,合理架构体系,充分完善答案内容。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多思考社会问题,多角度挖潜社会现象的根源,多层次寻找问题对策,多动手写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考场上文思如泉涌,下笔入木三分,独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