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招3978名公务员
2月26日至3月7日网上报名;基层可与拟录用人员签协议确定服务期限;作弊者永不录用
时间表
2月10日前
全省统一发布招考公告;
2月26日至3月7日
进行网上报名;
3月10日前
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工作;
3月27日
组织公共科目笔试;
4月12日前
公布笔试成绩;
5月上旬
组织面试工作;
6月中旬前
完成体检、考核、公示工作;
6月底前
完成录用审批工作。
注:有关招考人数和具体职位及报名的资格条件以吉林公务员考试网(www.jlgwy.net)发布的招考公告为准。
今年我省各级机关面向社会招考3978名公务员。“这是我省实施公务员法以来招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昨天,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务员局局长高枫透露。
这3978人中,省直机关173名,省直推行公务员制度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292名,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217名,市州直机关764名,县(市、区)直机关1016名,乡镇(街道)机关428名,全省带编招录446名,市州以下机关选调生642名。
计划:向基层倾斜
在今年考录工作中,我省明确规定省直、市州直机关招考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计划数不低于其招录总计划数的60%。
同时,县(市、区)以下机关招考2010年应届毕业生的计划数不得低于其招录总计划数的50%,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今年,我省还将拿出县(市、区)录用计划的20%,用于招录优秀村、社区居委会干部,充实乡镇、街道机关。
基层:服务期内不得调动
今后,我省乡镇机关、街道办事处招考公务员要与拟录用人员签订协议,确定服务期限,在服务期内不得调动。违反此项规定的,将取消其公务员身份,并追究批准机关的责任。
同时,继续坚持市州以上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下派基层锻炼的制度,而且要长久地坚持下去。
规范:出台系列配套规定
我省近期已出台了《吉林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还将出台《吉林省考试录用公务员监督实施细则》、《吉林省面试实施细则》、《吉林省录用公务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等配套规定,全面规范我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
公开:记者可进阅卷现场
凡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工作机密的,能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和广大考生公开。公开方式包括选派记者采访笔试阅卷评分现场、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面试现场、群众代表面试现场旁听等。
还将通过面试考官实行抽签、面试考官和面试考生集中入闱封闭管理,全省面试考官异地交流执考等办法,保证面试公平公正;制定严谨的体检流程,采取“双背编号”等措施,严防弄虚作假。
此外,还将探索建立省、市州两级考录专家委员会和体检专家鉴定委员会,提高考录工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报考人员请注意
艰苦岗位取消专业限制 在打破身份、地域限制的基础上,今年我省进一步放宽了报考条件,不搞民族、性别歧视,平等对待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人员,为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搭建平等竞争的平台;加大与招考部门的沟通协调,不设置与履行职位职责无关的资格条件,对偏远基层单位、艰苦岗位取消了专业条件的限制;严格资格条件审核关,切实为广大考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作弊者永不录用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严肃考试考风考纪,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查处违纪行为,建立作弊考生数据库,对公务员考试作弊者永不录用。
减免特困家庭考生报名费 针对偏远地方报考公务员学习资料少、特困家庭报考公务员困难等实际情况,采取免费提供考试大纲、减免特困家庭考生报名费用等措施,为考生提供无偿服务。
体检难做结论的 复检 对首次体检难以作出结论的考生,按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权威专家复检,审慎作出体检结论,维护考生利益。
招考部门请注意
不许擅提“门槛” 针对个别招考部门擅自提高招考“门槛”现象,我省建立公务员职位资格条件审核制度,严格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审核职位资格条件,取消一些招考职位的附加限制条件。
建立网上报名催审制度 针对网上报名后,个别招考部门资格审查不及时、延误考生报名的现象,将建立网上报名催审、通报制度,使考生及时了解报名情况,赢得更多选择机会。
报名有争议 软件帮裁决 针对个别招考部门不按职位条件进行报名资格审查、人为地把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挡在“门外”的现象,我省组织开发了网上报名争议裁决软件,建立政策咨询台,设投诉举报电话,遇有争议时由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裁决。
为每个考点配备屏蔽仪 从公安机关抽调有身份证查验经验的干警,为每个考点配备屏蔽仪和“作弊克”,引进先进的信息安全监测设备等手段,切实解决可能出现的考试替考、作弊问题,严厉打击各种扰乱考场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
本报记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