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四川教师招聘 - 正文

2019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简章

来源:爱考网 [2019-9-20]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是1997年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研究机构,该所依托的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相继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学科,所属的医学电生理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科技条件平台(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是目前四川以及西部地区最大的电生理研究中心;作为研究所组成部分的临床研究基地——心血管内科拥有川南最大的心脏介入治疗中心,也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血管外科是西南地区较早建立的血管外科专科;心脏外科开展了我省第一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中医心脑血管内科为四川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协作中心、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及重点病种临床方案验证组成员。
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拥有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有膜片钳离子通道研究平台,细胞电生理研究平台,膜通道功能、结构与信号转导同步研究实验平台,心血管力学研究平台,动物疾病模型实验平台,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心血管药物作用及电生理机制研究平台,心血管疾病临床电生理研究平台,血管生物学研究平台,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物学研究平台等10个实验技术平台。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电生理仪器,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
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0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现与浙江大学医学部合作,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有志之士加盟!
一、招收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2.符合国家规定的博士后进站条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在国内外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者;
4.年龄原则上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5.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在职人员和现役军人申请在职做博士后,须经所在单位同意脱产到本站专门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招收人数及研究方向
序号
拟招收博士后人员的研究方向
指导导师
招收人数(人)
1
1.心律失常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2.血管舒缩活动的调控;
3.心血管活动的离子通道机制
曾晓荣
1
2
分子药理、中药药理及新药评价研究
梅其炳
1-2
3
病毒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杨思进
2
4
花生四烯酸的P450酶氧化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王钦
2
5
创新药物及其递送系统基础与应用
赵领
1-2
6
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江涌
1-2
7
心脏电生理,信号调控与药理
雷鸣
1-2
8
肿瘤心脏病学
党喜同
1
9
1.血管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胞内功能域研究;
2.功能域突变体及人工重建通道的研究;
3.药物作用、机制及筛选研究
杨艳
1
10
转录因子TWIST及其信号通路蛋白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
傅俊江
2
11
1.缺血后血管生成的调控;
2.血栓形成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机理;
3.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机理的研究
吴剑波
1-2
12
分子药理
曹之宪
1-2
13
新型药物制剂研究
钟志容
1-2
14
1.衰老与老年医学、离子通道省里功能;
2.衰老相关疾病药物筛选研究
罗怀容
1-2
15
1.中药药理及分子药理;
2.药物筛选及成药性评价
吴建明
2
16
分子药理
肖占刚
1-2
17
计算生理学
张恒贵
2
18
1.神经分泌在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中的作用;
2.神经心脏调节
康新江
2
19
心血管电生理
李光
1-2
三、申请者应提交材料
1.个人简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重要代表性论著或论文、承担的项目、荣誉奖励、研究成果及受聘后的工作设想和目标等);
2.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两封专家推荐信(含联系方式);
4.留学回国博士须提供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和其他相关材料发至:809815062@qq.com,并注明"博士后应聘"。
四、相关待遇
1.我校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2.租房补贴1500元/月;
3.购买"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4.一次性给予8万元科研启动金。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西南医科大学人事处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德诚楼七楼(646000)
联系人:王冉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