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正了解职位,避免盲目报考
公务员考试现在几乎是“百里挑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甚至是“千里挑一”。获得一个职位如此之难,那么报考之前一定要对职位有真正的了解。只有真正对某个职位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追求,才去选择它。因为归根到底,你竞选到这个职位之后,如果你不能真正热爱它、适应它,你很难做好它。
考生要按“职位精确符合原则”原则选择十个左右的职位,深入了解职位的工作内容、性质甚至工作环境,有条件的最好能够实际考察,最终选择自己最想获得的职位。公务员的待遇是很好,但是不同的职位是有区别的,很多考生并不了解公务员,入职之后发现跟自己的想象有落差,会很痛苦。如果考生考上公务员以后,最终发现工作和自己的能力、追求不匹配,或者职位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此时,公务员职位就将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职业选择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把研究工作做在前面要比考上之后因为不符合预期最终离职要美好得多。
四、报考前充分准备,中期为最佳报考时机
考生在报考时候经常会遇见一种善意的提醒:你不要提前报,你也不要最后报:你提前报了的话,你报的时候才十几个人报考,等最后一公布,两百多人报,你多吃亏,所以你一定要晚些报名,哪个竞争压力小再报。
对这种策略中公教育专家的认为考试要在中后期为最佳报考时段而非最后报考。
五、了解考试动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个跟上面的建议是相关的,以国考为例,国家公务员考试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考生都知道放到最后去报。以前06、07国考的时候,刚刚一公布,考生马上去报名。中公教育专家的观点是,别人报不报这个职位不是决定性因素,某种程度上可以是一个参考,但是要用好这个参考。说到底关键报考有种博弈的成分在内,很难之前就能预测到这个职位就是这样的。如果在刚报考几天就比较火爆的职位,往往会一直火到最后,但有些职位在最后也可能有一些井喷。考生一定要关注中公教育每天对报名情况进行的跟踪分析,便于及时调整策略。
不仅如此,报名一共有十天的时间,这中间考务机关可能会对职位要求进行调整,也可能会有一些信息进行披露。报名通过审核缴费上传照片等过程之后考生才真正具有考试资格。考生不要因为填好信息就好,一定要了解最新最多的考试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