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申论的命题趋势
从历年来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情况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6年,申论考试的命题形式以及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三段论”的模式。但2007、2008年申论考试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综合分析题,近两年申论试题在资料字数和出题角度上都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申论考试命题内容、命题方向及命题形式正逐渐产生变化,申论考试的命题专家正在探索申论模式的新突破,这也给2010年申论考试的趋势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但从历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的命题特点及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仍可以总结出以下4点规律。
1.命题内容越来越“热”,越来越“杂”
从2003年开始考素质教育问题,2004年的电动车问题、2005年的鄱阳湖温地保护问题以及2006年的自主创新问题,再到2007年的生态安全问题、2008年的职务犯罪问题以及2009年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当年的热点问题,而且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命题人的命题趋势。这种趋势在2009年的考试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保增长、保民生更显其重要性,因而2009年的申论便以此为题。
此外,命题内容的变化还体现在由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例如:2003~2005年的申论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通过材料本身就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从2006年开始,申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就逐渐复杂化,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是自主创新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大问题,驾驭难度增加;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不仅在字数上是前几年的五到六倍,而且内容庞杂。2007年是与生态安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2008年申论给定材料围绕职务犯罪命题,其中涉及多个内容。而2009年更是紧跟时事,考查金融危机下的民生问题。
由此可见,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给定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一方面必定是今年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要求应试者有很强的宏观把握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2.试题模式更加灵活
2003年~2006年的申论考试虽在命题形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三段论”式的模式。2007年采用了“综合分析”题型,2008年则是针对特定材料设问,并且就材料中的行为谈其含义。2009年则要针对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