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体现企业改制合理性的必然,也是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必然。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改制,之所以认可企业改制的合理性,就在于企业改制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权体制,转换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新的制度框架激发活力,注入动力,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新的收益、更大的效益。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蛋糕做大了,利益相关的各方都能多分到一些,企业职工的权益自然也相应增进。
但现实中的一些企业改制确是通过削减、剥夺职工的合法权益来获得所谓效益。所谓企业改制就是盯着企业职工的那块利益,总是想取而分之。可是如果企业改制只是让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权益,是把职工既有权益转移给新的企业产权所有者,并没有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并没有新的收益产生,这样的改制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改制合理性又何在?
更进一步看,任何改革,包括企业改制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改革,必须依法改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改制的合法性所在。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法规政策和措施比较完备,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方面政策和操作程序方面的规定也比较明确。侵犯职工权益,不尊重职工民主权利的改制是严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的。
——在企业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仅是实现企业改制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任何侵犯职工权益的改革行为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重大的社会问题。道理是如此,事实同样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先有吉林通钢改制,以发生总经理死亡而宣告失败;后有河南林钢改制,以政府官员被围困而暂时终止。仅仅一个月内就因企业改制发生两起重大群体事件,这值得我们深思。
企业背后连着社会,连着政治。企业改制是整个经济改革乃至社会改革中的一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一叶障目。企业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减员增效没错,但无视社会背景、无视历史事实、无视公平正义的做法不仅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效率,反而会引火烧身。而且这火不仅会烧掉企业,甚至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维护职工权益的责任都推给企业。企业改制既然是整体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就需要相关改革配套与跟进。有些问题单靠企业是解决不了的,政府、社会等相关层面必须相应跟得上。比如说,政府化解制度壁垒为职工接续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帮助职工再就业等等。这对于在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