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申论时评:官员身份代表该如何面对记者提问
来源:2exam.com 2010-3-16 编辑:zhoupanyu 【字体:小 大】
两会上,身份是官员的代表委员,会怎样面对记者提问?   有鉴于过去一年里出现太多的“最牛官腔”,官员两会上的表现更引人瞩目。

 

  两会上,身份是官员的代表委员,会怎样面对记者提问?


  有鉴于过去一年里出现太多的“最牛官腔”,官员两会上的表现更引人瞩目。


  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很受青睐,人称“难不倒”。面对中外记者各种刁钻、刻薄、尖锐、难堪、敏感的提问,李肇星总是面不改色,从容自若,妙语连珠。


  “西方个别领导人尽管工作很忙,自己国家的人民有那么多事要干,但是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去见达赖喇嘛,我们无法理解,所以中国人民听到这些消息也非常气愤。”


  “个别国家向台湾出口先进武器,这就相当于弟兄两个人正在拥抱的时候,有人给其中一方递上一把匕首,用心何在?”


  如此暗藏机锋又充满机趣的回答,着实令人称道。当然,李肇星当外交部长多年,可谓“训练有素”,还没这把刷子?


  再说说卫生部部长陈竺。这些年,医疗成热点,社会反应强烈,百姓感到“看病难、看病贵”,记者提问岂会隔靴搔痒?果然陈竺一出现,就被团团围住。但他坦然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40分钟只走了10米。而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从容回答记者提问,安保人员几次都拉不走。


  官员面对记者提问时的这份诚恳与坦然,令人欣慰,与2009年一些官员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广州的一个交通整治会上,记者问封闭道路是否该事先告知市民时,一官员突然回了记者一句:“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


  十一届全运会跳水比赛上,当有记者询问冠军内定这个问题时,周继红反问道:“你是哪个单位的?”


  更有名的还有诸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是不是党员?”“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此类的回答,均被网友一一收进“2009年最牛官腔”里。


  时代飞速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热情迅速提高。人们不仅关注关系自己的那点事儿,也关注一切公共事件、社会话题,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意见建议。现代媒体的发达,特别是互联网的勃兴,为这种关注和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和平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和民意基础上,作为相关信息的掌控者和权威信息的发布者,特别是在两会这样的“政治生活”中,政府官员就不得不更多地面对来自媒体记者的提问,也更有责任有义务来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或刁难,或尖酸,或愚蠢,或幼稚,或让人难为情,虽也表现出各自素质,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替读者提问。只不过,记者提问可以更技巧,官员回答也可以更技巧。


  去年易中天做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非常网络》。面对主持人问“有没有想到《品三国》一书会火爆”“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等问题时,易中天发飙“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引得舆论一时哗然。


  或许这位主持人问得不技巧,但易中天的表现也不智慧。易不是官员,可以如此率性,自损形象也只是他个人的事儿。面对记者提问,如果官员也率性而为,再来点“最牛官腔”,或来点“无可奉告”等外交辞令,或三缄其口,则不仅有失自身风度,也有损政府形象。


  时代的变化,让一些官员从幕后走到聚光灯下,一时有点不适应,也很正常。偶尔说点有损风度形象的话,公众也会一笑了之,不大会计较,而更看重官员的实绩。但聪明智慧的官员,总是会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习惯在舆论监督下工作,无惧于记者的提问。这也是善待媒体。


  而懂得善待媒体的官员,其善意也必定会通过媒体传达到受众。这种良性互动,终将是一种进步。


  愿两会上一些官员面对记者提问的不俗表现,让更多官员学会面对媒体,在2010年里少点“最牛官腔”。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