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申论时评:“突击调令”凸显了政治权力的滥用
来源:2exam.com 2010-5-27 编辑:zhoupanyu 【字体:小 大】
申论时评:“突击调令”凸显了政治权力的滥用

 

   近日,湖南省耒阳市教育局一日签发167份调令,将大批农村教师调往市区学校任教,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目前,耒阳市教育局局长王宗江被衡阳市纪委双规,主管人事的副局长贺洪兴因为在此次调动中受贿,被逮捕。


  耒阳市王宗江局长的这次“时间仓促、动作太大”的突击调动被网友称为“突击腐败”。其实如此疯狂的权力滥用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如河北武安教育局长被免职当晚签发数百封的调令事件,就与湖南耒阳王宗江“突击调令”几乎完全相同,此外,湖南、山西、河南等地也都发生过类似事件,在此不必赘述。可见,这透视了当今某些地方教育的一些通病,金钱等利益诱惑腐蚀了某些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者,“突击调令”凸显了政治权力的滥用。


  暂且不说这167份调令背后无疑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猫腻,但167份“突击调令”的社会危害就不可小瞧。这种调动方式是对“凡进必考”人管理原则的莫大讽刺,悖逆了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精神,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师队伍的人事管理制度。必然,这也将有损于公权机关的公信力,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167份调令事件发生后,教育主管部门认为城区教师缺编所以大规模调动,但大量网友认为城区学校早已严重超编,人浮于事。显然,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不符合实情,数年前笔者也曾是一省级重点高中教师,对城区学校教师超编现象深有体会,在城区,无论什么公办中学,都是人满为患,很多老师都不能有足额的工作量,为了不至于下岗,本来一个老师的课,学校不得不安排两个老师来完成,甚至还有用不完的老师就分配到图书管和后勤等部门去工作。


  而与此相反的是,农村学校的教师人才相对匮乏,因为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较差等原因,很多农村老师都梦想调到城区工作。总的来说,农村教师调到城区工作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能力特别强,而且职称和资历都相对较高,真的是百里挑一者才有机会被调动,这种情况的调动确实很难。尽管这样,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因为还有另一种流动途径,也就是有关系或者靠金钱,领导亲戚什么的优先,据说,某些地方还有农村教师调到城区的内部明码标价,有关系有金钱者所以就很容易“进城”了。这167份调令而引起的农村学校大量教师的流失必然会造成城乡教育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本来就缺编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可能造成教室无老师上课的空堂现象,加上农村学校的环境设备都相对落后,生源的质量的参差不齐,最终导致农村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


  毋庸质疑,领导者的权力高度集中缺乏制约机制,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是“突击调令”现象屡禁不止的两个重要原因。毋庸讳言,如果不建立健全对权力制衡博弈机制,不严惩权钱交易,那么这种政治权力滥用的“突击调令”难有消弭之时。显然,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才是应对此类“突击腐败”事件的治本之策。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