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据我国统计部门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在县和县以上城市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已经达3400万人,劳动力就业的文化水平、地区分布及就业领域大致如下: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是小学及以下的有750万人,为总量的22%;初中的有2180万人,为总量的64%;高中及以上的有470万人,为总量的1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地区是东部地区的有1940万人,为总量的57%:西部地区的有620万人,为总量的18%。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领域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有1150万,为总量的34%:服务业(含垃圾搬运等)的有510万人,为总量的15%;商业饮食业的有340万人,为总量的10%;其他行业1400万,为总量的41%。
121.进城农民的文化水平是:
A.本科毕业为多数 B. 高中文化水平为多数
C.初中文化水平为多数 D.小学文化水平为多数
121.【答案】C。解析:由初中的有2180万人,为总量的64%可知。
122.进城农民在城市就业的地区分布是:
A.西部地区最多 B.西部地区只有东部地区一半
C.东西部以外的地区最多 D.东部地区的超过西部地区的3倍
122.【答案】D。解析:由资料知东部为总量的57%,西部为18%可得。
123.如果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每年以100万人口递增,就业领域的比例不变,那么到2008年初商业饮食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
A.440万人 B.450万人
C.430万人 D.460万人
123.【答案】A。解析:到2008年总共增加的劳动力为1000万,而商业饮食所占比例为10%,再加上原有的340万,故总共有440万。
124.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领域比例最高的是
A.商业饮食业 B.服务业
C.工业、交通、运输业 D.其他行业
124.【答案】D。解析:由资料比较知道其他行业为41%,相对最高。
125.对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1)进城农民城市就业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2)进城农民城市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流出地区
(3)进城农民城市就业只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
(4)进城农民城市就业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弥补了城市的劳动力不足,缓解了农村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A. (1)(2) B. (1)(3)
C. (2)(4) D. (3)(4)
12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显然(2)(4)是正确的。
二、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26-130题。
|
清扫保洁 |
生活垃圾 |
粪便 |
市容环卫专用 |
公共厕所(座) | |
地区 |
面积 (万平方米) |
清运量 (万吨) |
清运量 (万吨) |
车辆总数 (台) |
总数 |
其中:水冲式 (座) |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
4571.2 16100.7 10242.3 5767.1 4769. 63252.6 21104.4 |
376.9 723.2 576.0 357.9 251.0 205.0 888.9 |
194.1 400.1 120.9 43.129.4 24.6 122.7 |
2619 4573 2553 982 1328 574 3462 |
2435 11016 3873 3659 1368 1342 4595 |
2435 8586 3444 1929 1358 876 3109 |
126. 表中7省市的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总数为多少台?
A.15832 B.
126.【答案】D。解析:把表格中市容环卫专用车辆各省总数相加,用尾数法可知答案为D。
127.7省市中,拥有水冲式公厕数量最多的是:
A.上海市 B.江苏省 C.浙江省 D.江西省
127.【答案】B。解析:由表格知江苏公厕数为11016,为各省最多。
128.2002年江苏省平均每辆市容环卫专用车清运的生活垃圾、粪便重量合计为多少吨?
A.0.25 B.0.
128.【答案】C。解析:由表格知每辆市容环卫车清运量为:(400.1+723.2)×10000÷4573=2456.37(吨)。
129.7省市中,清扫保洁面积大小排名居中的是:
A.安徽省 B.福建省 C. 上海市 D.浙江省
129.【答案】D。解析:7省中清扫面积居中即为第四的是浙江省。
130.2002年,从7省市生活垃圾的清运情况来看,清运最多地区的清运量是清运最少地区的清运量的多少倍?
A.16.26 B.4.
130.【答案】B。解析:有图表知:清运最多的山东为888.9万吨,最少的江西为205.0万吨,则888.9÷205.0≈4.34。
三、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
残疾人就业情况表
项目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城镇残疾人就业状况 当年安排就业(万人) 按比例就业 集中就业 个体就业 其他 未安排就业(万人) 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 就业(万人) 未就业(万人)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个) 省 地 市(含县级市) 县 市辖区 |
24.9 5.2 6.3 13.3 0.1 166.1 1562.4 506.8 2612 29 158 518 1427 480 |
26.1 5.9 6.2 13.9 0.1 116.1 1568.8 467.6 2876 31 85 610 1497 653 |
26.6 7.2 7.1 12.3 0 96.2 1616.1 358.2 3012 30 73 632 1550 727 |
27.6 7.5 6.6 13.4 0.1 101.2 579.5 379.8 2991 30 71 646 1497 747 |
30.2 7.1 8.5 14.6 0 103.2 177.8 337.3 2998 31 49 652 1505 761 |
131.1998年以来,各年省、地、市(含县级市)、市辖区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计数都占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总数的:
A.40%-50% B,60%-70% C.50%-60% D.70%~80%
131.【答案】A。解析:(29+158+518+480)÷2612≈45.47%。
132.1998-2002年,城镇残疾人的当年安排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多少人?
A.13250 B.
132.【答案】A。解析:(30.2-24.9)÷4=1.325万人。
133.2002年未就业残疾人总数为多少万人?
A.375.6 B.440.
133.【答案】B。解析:由表格知2002年为就业残疾人总数为 103.2+337.3=440.5万人。
134.近几年安排的城镇残疾人就业大都是:
A. 按比例就业 B.集体就业 C.个体就业 D.其他
134.【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看出近几年个体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其它。
135.2000年安排的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总数之比为:
A.65.22人/个 B.71.83人/个
C.79.46人/个 D.88.31人/个
135.【答案】D。解析:由表格知:266000÷3012=88.31人/个。
四、根据下列图表,回答136-140题。
136.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
A.高度负相关 B.高度正相关 C.相关关系较弱 D.不相关
136.【答案】B。解析:由两条曲线大体走向可知。
137.总体上说,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
A.逐步上升 B.无规律地随机波动
C.逐步稳定 D.各自围绕某一水平上下波动
137.【答案】A。解析:由图形观察总体走向可得。
138.1999-2002年,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差距最大和最小的季度分别是:
A.2002年4季度、2001年4季度 B.2002年2季度、1999年2季度
C.2002年3季度、1999年1季度 D.2002年1季度、1999年1季度
138.【答案】D。解析:由图形可以看出。
139.1999-2002年,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上一季度相比跌幅最大的季度是:
A.2000年3季度 B.2000年2季度
C.2001年4季度 D.2002年1季度
139.【答案】C。解析:由图形可以看出。
140.1999-2002年,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的波动范围:
A.与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波动范围相同 B.小于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波动范围
C.上下限之差约为32 D.大于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波动范围
140。【答案】D。解析:两年曲线最低点相同而最高点企业景气指数高于企业家信心指数,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