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考试乐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真题答案 - 正文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行测预测二
来源:华图公务员 2008-11-2 21:49:26 【字体:小 大】
依题意,一旦把星星看成天体空间就是均匀的,没有层次的,这会造成对人类思想体系的冲击,因此A正确;从星星从来不被认为是物,而是神,或者象征,或者符号,基于原有的层次空间思想可知B正确;C能从“虽然……但即使”的转折句很清楚地体现;文意并不支持D项,答案选D。

  16.B[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个性天然差异平等实现”,强调自然状态下的亲和,A项否认了男女天然的性别差异,C、D项则带有强制性内涵,B肯定了物我实现的平等性,答案选B。

  17.A[解析] 由短文第一句“因为……才有……”推知A正确;旋律能不断产生诗歌,不能表明诗歌都遵循同一旋律,故B项错误;C项混淆形式与内容的联系,旋律是音乐力量的表达形式,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D项忽略了必要条件个体原则的突破;答案选A。

  18.C[解析] 本段通过人的限定性、共存性及信念、目标、自我的追寻,强调了社会场所的重要性;A、B项是本段说明的内容;D项无法从本段得知,能涵盖整体的是C。

  19.D[解析] 本文叙述的是文化的交融问题,依题意在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冲撞”、“变化”及最后的“适应”协调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A、B、C项正确,由最后一句可得,本地文化并不是完全消灭本来精神,故答案选D。

  20.A[解析] 注意文段最后一句“然而”的转折说明量子电路在现实实践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但“停留”及“很难”一方面表明难度,另一方面则提示了一定程度上实现过的依据,由此推知B、D错误;C偷换概念,量子箱里传递的信号靠电子间的库仑作用运动和变化,而不是电子间的运动和变化本身;因为量子效应集成电路的设计目的就是开发集成度更高、耗电更低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故A正确。

  21. B[解析] 独一无二:只此一个,没有相同的或与之相似的。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难得。故正确答案为B。

  22.D[解析] 精美:精致美好。精巧: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精细:精密细致;精明细心。精湛:精深。仔细推敲,可知D合题意。

  23.B[解析] 积累指逐渐聚集,积淀指逐渐积累并沉淀下来,沉积指沉淀积聚,沉淀指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最底层,按词意应选B。

  24.A[解析]款识专指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或书信、书画上的落款。其余三项侧重于外表形状,与文意不符。

  25.C[解析] 根据语句衔接程度,后面接的是辛勤劳动。因此A、D有相近意思可排除,B项不能体现改革开放的创造力。C最为合理,故C为正确选项。

  26.A[解析] “扬弃”是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符合题意,故A为正确选项。

  27.C[解析] A、B、D所指对象均为人,C所指对象为物与人。故C为正确选项。

  28.C[解析] 后面的两句话跟前面构成转折关系,故只有C项的关联词符合条件。

  29.B[解析] “映照”与前面的“映”重复;“斜照”只强调了照射的角度,名词性不强;“残照”与上下文的情感色彩不一致。“挂、悬、垂”都与“它与一切分隔开”的条件不合。只有“饱餐”与后文的“吞咽”吻合。故正确答案为B。

  30.A[解析] “包裹”与“冰雪”的状态不合;“颓废”形容的是意志精神,与“神情”不搭配。所以本题答案为A。

  31.C[解析]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句中形容人群,所以用“熙来攘往”合适。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由“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可知用络绎不绝更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32.C[解析] 原句由两大分句组成,每个分句皆从对立的两个方面陈述,因此,第一空应填上与“疾首蹙额”相对的“心平气和”,第二空应填上与“委曲求全”相对的“求全责备”。

  33.A[解析] 分析本题可以从虚词入手,“如果,或者”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而“不管、还是”是表条件的连词。“感受好男人的本质”可以从“音乐、绘画”,还可以从“书籍”得到,表示一种条件关系。因此选择“不管、还是”。这样就可以排除C和D两项。“不止”:继续不停止,或者是超出某个数目或范畴。“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迷醉”和“陶醉”都有沉醉的意思。“迷”强调的是迷恋,被深深地吸引了。“陶”则是熏陶,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中。在题中,“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显然是深深地被吸引了,不能自拔的样子。所以,用“迷醉”要比“陶醉”好,尽管“迷醉”是中性词。因此正确答案为A。

  34. B[解析] 截止:到一定期限后停止,不及物动词。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启用:开始使用。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名词。反映: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动词。

  35. B[解析] 从考查的词语看,“收集”把分散的东西,聚集起来。“搜集”是很仔细寻找并集中。在这里,“内蕴”为内在的涵养。“品位”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主要和人有关系;而“内蕴”不一定是指人。文化是一个长期积累、蕴藏的过程,因此要选择“内蕴”。关心和关注,区别在于“心”和“注”。“心”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注”主观重视。“奥运会”是大家比较关心和重视的一件大事,是主观重视的,所以要用“关注”。

  36.B[解析] 这个题,考查的也是近义词。“禁止”和“制止”都有不准做的意思。“禁止”是命令性(法令或习俗)的不准、不许可,主语不明确,或没有主语(社会约定俗成的);“制止”则是采取强硬措施来迫使停止,有主语,是比较主动的行为。对于“对乱收费的现象”是法律法规所明文规定不允许的。可见在这里有主语,所以应用“制止”。至于“树起”和“竖起”都有起来的意思。“树”有建立、塑造的含义。“竖”和“树”相比少了建立、塑造的含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表示一定的方位,意思很明确,没有塑造和建立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应选择“竖起”。“过度”和“过渡”都有超过的意思。“度”有过的意思,也可表程度或一定的量,如:劳累过度。而“渡”是从岸的一边到岸的另一边,进而引申为: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状态。从“转换工作”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是从一个阶段迈入到另一个阶段,显然要用“过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7. A[解析] 自信不疑:相信自己,绝不怀疑。无人可比:没人能比得上。非他莫属:只有他才可以。天下无敌: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故正确答案为A。

  38.D[解析]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灌注:浇进;流入。侵吞:①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②用武力吞并别国或占有其部分领土。侵占:①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②用侵略手段占有别国的领土。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39.A[解析] 大致:大体上;大概;大约。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充溢:充满,流露。充斥: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昭示:明显地表示或宣布。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

  40.B[解析] 辨别:分辨、区别。鉴别: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性。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作谓语或定语。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41. D[解析] 这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空缺项为104+11=115。故选D。

  42. B[解析] 顶数减去左右两个底数之差乘以2等于中间的数。即:(13-6-4)×2=6;(21-13-0)×2=16;[19-21-(-4)]×2=4,选项B正确。

  43.A[解析] 该数列是平方数列的变式,即an=n2+2n-1,故空缺处应为:62+25=68。

  44.D[解析] 该数列的规律是前两项之积的两倍加1等于第三项,故空缺处应为11×111×2+1=2443。

  45.B[解析] 该数列的后项除以前项得:1,3,6,10,新数列构成二级等差数列2,3,4,故空缺处应为(10+5)×360=5400。

  二、数学运算

  46. C[解析] 原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7.A[解析] 设小明的年龄为x,则父母年龄之和为6x。4年后,小明增加4岁,而父母年龄之和增加2个4岁。故5×(x+4)=6x+8,x=12。所以小明父亲的年龄为(72+2)÷2=37(岁)。

  48.C[解析] 每盒放1,2,3,4,5,6,7个球

  这样的七盒共放球:

  1+2+3+4+5+6+7=28(个)85÷28=3……1

  所以至少有4个盒中的球数相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9.B[解析] 假设24次考试,每次16题,则共考16×24=384(道),比实际考题数少426-384=42(道),也就是每次考25题与每次考20题,共多考的题数之和为42道。而考25题每次多考25-16=9(道),考20题每次多考20-16=4(道)。这样有9×A+4×B=42,其中A表示考25题的次数,B表示考20题的次数。根据数的奇偶性可知,B无论是奇数还是偶数,4B总是偶数,那么9A也是偶数,因此A必定是偶数,且A不是2就是4。如果A=4,则9×4+4×B=42,B=1.5不合题意,应删去,所以考25道试题的次数是2次。

  50.B[解析] 设小明存入银行x元,则小红存入银行(x+20)元。由题意可得:(x-12)×3=(x+20)-12,故x=22。所以两人原来共存入银行22+(22+20)=64(元)。

  51.D[解析] 设船数为x,则10x+2=12(x-1),故x=7,所以人数为7×10+2=72,由“每人可节省5角钱”可得一条船的租金是72×5=360(角)=36(元)。

  52.C[解析] 由题意可得:兔子速度∶松鼠速度∶狐狸速度=6∶3∶4,又因为“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即半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7米,所以令半分钟兔子、松鼠、狐狸分别跑6a、3a、4a,4a-3a=7,故a=7,所以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6×7-4×7=14(米)。

  53.B[解析] 由题意可得:乙管每小时注满水池的 - = ,丙管每小时注满水池的 - = ,因此,单开丙管需要1÷ = =10 (小时)。

  54.C[解析] 每人如果都搬5块,则共余下的块数:(7-5)×12+(6-5)×20+148=192(块);把另一种分配方法改为,每人都搬10块,则砖总数不足:(10-8)×30+(10-9)×8-20=48(块)。设学生人数为x,则:5x+192=10x-48,故x=48(人)。

  55. A[解析] 这类题难就难在牧场上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要想办法从变化当中找到不变的量。总草量可以分为牧场上原有的草和新生长出来的草两部分。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化,因为是匀速生长,所以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相同,即每天新长出的草是不变的。下面,就要设法计算出原有的草量和每天新长出的草量这两个不变量。

  设1头牛一天吃的草为1份。那么,10头牛20天吃200份,草被吃完;15头牛10天吃150份,草也被吃完。前者的总草量是200份,后者的总草量是150份,前者是原有的草加 20天新长出的草,后者是原有的草加10天新长出的草。200-150=50(份),20-10=10(天),说明牧场10天长草50份,1天长草5份。也就是说,5头牛专吃新长出来的草刚好吃完,5头牛以外的牛吃的草就是牧场上原有的草。由此得出,牧场上原有草(l0-5)× 20=100(份)或(15-5)×10=100(份)。

  现在已经知道原有草100份,每天新长出草5份。当有25头牛时,其中的5头专吃新长出来的草,剩下的20头吃原有的草,吃完需100÷20=5(天)。所以,这片草地可供25头牛吃5天。因此,正确答案为A。

  56.C[解析] 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数是师傅的 ,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30÷ (个)。这批零件共有:30÷ ×37=1998(个)。

  57. D[解析] 等候入场的观众人数在变化,其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开门前已经在排队的原有观众,另一部分是开门后新来的观众。

  设每一个入场口每分钟通过1单位人。则3个入场口9分钟通过3×9=27(单位人)。 5个入场口5分钟通过5×5=25(单位人)。说明每分钟到来的人有(27-25)÷(9-5)=0.5(单位人)。开门之前已经有人27-0.5×9=22.5(单位人)。这些人来到画展,用时22.5÷0.5=45(分钟)。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为9点-45分钟=8点15分。因此,正确答案为D。

  58.C[解析] 哥哥每分钟走84米,弟弟每分钟走36米,故哥哥走一段路时,弟弟只走了他的36/84,当哥哥走到第22棵树时,他共走了22-1=2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