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6.天气预报看似很______,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实际上,要做出______的天气预报,工程量非常的大。而且,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______,这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松 准确 无迹可寻
B.平常 精密 变幻莫测
C.普通 精确 难以捉摸
D.简单 精准 错综复杂
【解析】本题答案为D。
题7.史书有太多芜杂的琐碎记载,把主线______得有些模糊不清。然而细节有细节的_____之处,因为虽然撰写史书的史官难免也受到某些思维导向的影响而有意无意地隐此扬彼,但所谓“细节之中有魔鬼”,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会在一些细节之中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遮蔽 精妙 若隐若现
B.隐藏 奇巧 跃然纸上
C.衬托 精彩 昭然若揭
D.叙述 可爱 露出马脚
【解析】本题答案为A。
三、数量关系
第一,概率问题比往年占了很大比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省部级考试涉及了两道题目。例如:题8:某单位有50人,男女性别比为3:2,其中有15人未入党,如从中任选1人,则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为多少
题9:单位有3项业务要招标,共有5家公司前来投标,且每家公司都对3项业务发出了投标申请,最终发现每项业务都有且只有1家公司中标,如5公司在各项业务中中标概率均相等,问这3项业务由同一家公司中标概率为多少?
第二,更贴近生活实际,结合看图能力,总体难度略有下降。例如:
题10、某技校安排本届所有毕业生分别去甲、乙、丙3个不同的工厂实习,去甲厂实习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2%,去乙厂实习的毕业生比甲厂少6人,且占毕业生总数的24%,问去丙厂实习的人数比去甲厂实习的人数多多少?
题11、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往返目的地时租用可乘坐10名乘客的面包车,每辆面包车往返的租金为250元。此外,没名学生的景点门票和午餐费用为40元,如果要求尽可能少租车,则以下哪个图形最能反映平均每名学生的春游费用支出与参加人数之间的关系?(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如果把各段的平均费用和人数分段表示出来这样做很麻烦,但是如果结合选项,就相对简单。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一直以来都是国考中比较稳定考试模块,在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题中仍然保持了这样的稳定性:判断推理共计40题,其中图形、类比、定义、逻辑10题。
判断推理的这四个模块,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图形推理更加侧重了对空间立体的考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重构,更增加了对空间3D效果图的识别。
第二,类比推理更加注重对常识类的考查,因此广大考生除了掌握好类比推理的技巧外,还要知识面广,这体现了对公务员本身更高的要求。
第三,定义判断中首次出现了图片判断,即给出文字定义,按照定义要求选择与之匹配的图片。
第四,逻辑判断题型更加注重对论证类的考查,同时分析推理类型的题目越来越趋向于结合选项,使用假设的方法,技巧性越来越弱。
五、资料分析
第一,在题型上与数学运算相结合,题目计算难度不大。例如:
题12、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多少
在解题上无需浪费大量时间,只需几个数据简单相加减即可。
第二,虽然计算难度没有加大,但是加重了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题中所涉及的数据所给比较隐晦。例如:
题13、2013年全国工业的税金增速比利润增速
题目中所涉及的工业税金、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是各个行业的,但是此题是问的是全国的,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先根据该省的数据求出全国的,然后进行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