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A.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 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参考答案: D
答案详解:
真理标准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观点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打破僵化”、“解放思想”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始打破“两个凡是”和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禁锢。真理标准讨论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出现“文革”失误,在认识上的根源是( )
A. 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和分析 B. 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C. 建国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 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参考答案: A
答案详解:
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 重工业 B. 交通运输业 C. 轻工业 D. 科技和教育
参考答案: A
答案详解: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中央提出,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基本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
A. 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
合
C.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 发展科技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参考答案: B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D. 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参考答案: B
答案详解:
“八大”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
A. 逐步改造 B. 多快好省 C. 稳步前进 D. 高速发展
参考答案: C
答案详解:
在经济建设方面,“八大”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
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
A. 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B.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
的指导思想
C. 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 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参考答案: D
答案详解:
鉴于具有伟大国际意义的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不久就要到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特别警戒全党同志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被人们的无原则的捧场所软化。全会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是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只是工作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便在打倒反革命势力之后,用更大的努力来建设一个新中国。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
A. 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 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
C. 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 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参考答案: D
答案详解:
1950年2月到七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党中央总结了历史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三中全会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党的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形成法律。这一思想的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对富农政策的实际转变。
考查点:常识判断 > 人文常识 > 历史常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试题答案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料提交后成绩等栏为什么会截取部分内容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信息安全问题应注意哪些情况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序号忘了怎么办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什么是报名序号?何时可以查询报名序号?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办理报名确认?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多可以同时报几个职位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登记表和推荐表填写注意事项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身份证丢失怎么办?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社会在职人员是否需要填写在校的学习成绩国考报名为什么头一天已缴费成功第二天仍显示尚未缴费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否可以不通过网络进行报名报考外地国考公务员职位笔试考点是否就在报考职位所在城市?2013国考报名条件中排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后面的其他项是指什么2013国考报名中户口调动后籍贯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