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B[解析] 由“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可知,《东京梦华录》记载那时的面人是能吃的,但并不意味着那时的面人是用来吃的,所以B项有误。
36. C[解析] 由“加入伯爵茶中调味用的香柠檬油(市场上称为佛手柑油),是由芸香科的香柠檬所提炼出来的”可知,C项正确。
37. D[解析] 由“这样就克服了应用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耐药性菌株的增殖”可知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样的后果就是全球面临药品无效,所以A、B项都符合“抗生素时代”的范畴。由“而不是向抗生素把所有的菌群都杀死来解决有害菌给人造成的伤害”可知C项也符合“抗生素时代”范畴。由“通过微生态制剂,让人体内的有益菌抗衡有害菌,解决有害菌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可知,D项属于“后抗生素时代”的范畴。
38. C[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这位讲师告诉学生有东西从楼上掉下来不要去接是根据力学原理给出的建议,但当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会不顾个人安危也要保护孩子,即使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威胁,这是人类真情和本性的流露,理智在这个时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项。A项本身就不正确;文段强调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智,B项不选;D项没有将文段的主旨表现出来。
39. A[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填入题。本段文字前两句谈的是人们对生物进化的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三句转折,引出重点,即共生对生物进化的意义。B、D两项无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说明本段文字的主旨并没有停留在共生对生物进化的意义这一层次上,而是由此引出的对人类的启示,据此A项比C项更适合做本段文字的标题。
40. B[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通过阅读不难判断,本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指纹技术的应用,故A选项排除;C项说指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犯罪,不能从文中推出,排除;文中提到的美国银行和我国银行对指纹技术的试用,但并不能据此判断指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只能说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41. C[解析] 原数列可化为:21-0,32-1,43-2,54-3。可知下一项为(65-4),各项指数和底数均成等差数列。本题正确答案为C。
42. A[解析] 原数列可化为:(-12)2,152,32,182,()。新数列底数为一个递推和数列。所以,括号内应为(3+18)2=212=441,故选A。
43. B[解析] 原数列可转化为12,83,275,647,12511,()。分子分别为1,2,3,4,5的立方,分母为质数数列,所以下一项分子为6的立方,分母为13,即B。
44. B[解析] 本题的解题突破点在于找出与各项数字相邻或相近的特征数。5与4,8与9,26与25,48与49,122与121相邻。由此可推知此题的规律为:5=22+1,8=32-1,26=52+1,48=72-1,122=112+1。即质数的平方加减1,故空缺项为132-1=168,故正确答案为B。
45. A[解析] 本题考虑和数列。20+5-1=24,5+24-2=27,24+27-3=48,由此可推:()=27+48-4=71。故正确答案为A。
二、数学运算
46.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数学上非常著名的角谷猜想,任取一个大于50的数字验证可得。
47. D[解析] 演出的5个文艺节目是分二次选出来的, 把5个文艺节目都选出来,再作全排列,选法种数为C35 ×C24,排法种数为P55。 故共有演出顺序 C35 ×C24×P55=7200(种)。
48. D[解析] 见下图。0,1,2,…,9这10个数字之和为45,显然A列数字为1。
D列4个数字之和最小为0+2+3+4=9,最大为9+8+7+6=30,因为D尾数为“7”,则D列4个数字之和为17或27。
假设D列4个数字之和为17时,则C列3个数之和为9或19,对应的B列数字之和为9或8,这四列对应的总和为36和45。所以当D列数字之和为17,C列为19,B列为8,A列为1时,满足条件,这时当A列数字为1;B列数字为2,6;C列为3,7,9;D列为0,4,5,8时三位数取到最小值为230。
假设D列4个数字之和为27时,C列3个数字之和为8或18,对应的B列2个数字之和为9或8,这四列对应数字的总和为45和54。所以当D列数字之和为27,C列为8,B列为9,A列为1时,满足条件。当A列数字为1;B列为2,7;C列为0,3,5;D列为4,6,8,9时,三位数取到最小值为204。可见,其中三位数最小为204。故选D。
49. B[解析] 设1头牛的价格为“1”,则往日一只鸡的价格为1÷99=199。现在1头牛的价格为:1×(1-10%)=0.9;一只鸡的价格为199×(1+10%)=190;现在1头牛的价格可买鸡的数目为0.9÷190=81(只)。可见,选项B正确。
50. C[解析] 甲、丙先合作2天完成这件工作的(110+115)×2,余下1-(110+115)×2=23,由甲、乙、丙三人轮流做。甲、乙、丙三人一个循环完成工作的(110+112+115)=14,如此2个循环,还剩23-14×2=16,还需甲干一天,乙再干(16-110)÷112=45天就可完成。这样这件工作共需2+6+1+1=10天。
51. C[解析] 设有x个小朋友
(3x+2)×2=7x-6
x=10
则可推出梨的个数为3×10+2=32个,苹果的个数为32×2=64个。这堆水果共有64+32=96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2. B[解析] 设铅笔、橡皮、卷笔刀的单价分别为x、y、z,则根据题意可以列算式:
(1)x+2y+3z=2.65;
(2)2x+3y+4z=3.85;
(2)-(1)得x+y+z=1.2元。
本题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B。
53. C[解析] 杯子中原有纯咖啡100×80%=80克,第一次喝掉的咖啡中含有纯咖啡40×80%=32克;喝完后再添水续满后咖啡浓度(80-32)÷100=48%,第二次喝掉的咖啡中含有纯咖啡40×48%=19.2克;再添水续满后咖啡浓度(80-32-19.2)÷100=28.8%,第三次喝掉的咖啡中含有纯咖啡40×28.8%=11.52克;最后添水续满后咖啡浓度(80-32-19.2-11.52)÷100=17.28%。
54. A[解析] 甲部门分到梨的袋数应是9的倍数,设为9a,乙部门分到梨的袋数为16的倍数,设为16b,则有9a+16b=95;a,b的取值都应该为整数,且满足上式。经讨论可知,当且仅当a=7,b=2时,上式有整数解。故甲、乙两部门分到的好梨袋数为9×7×(1-29)+16×2×(1-316)=75(袋)。
55. A[解析] 这是一道排列组合题。第一步“分组”,分配男女司机的分法有C35C24种;第二步“排列”,有P13P12P33种。则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分配方案有C35C24P13P12P33=2160 种。
56. C[解析] 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根据图形的重叠情况,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可知:74+68+60-21-17-13+S=314-135,解得:S=28 cm2。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57. D[解析] 甲5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乙6天的工作量,故甲与乙的工作能力之比是6∶5,而乙与丙的工作能力之比是4∶3,由此可求出甲、乙、丙三人工作能力的比是24∶ 20∶15,从而得出甲、丙工作能力之比是24∶15,化简后得8∶5。故甲应得58.5×88+5=36元,丙应得58.5×58+5=22.5元。甲比丙多36-22.5=13.5元。
58. C[解析] 假设100人参加考试,那么100人共做错19+9+15+21+26=90(题次),要使合格率最小,就要使不合格人数尽可能的多,一人错3道题才是不合格,而90÷3=30,所以不合格的人数不超过30人。另一方面,将做错题的人数集中到30位同学身上,且每人都恰好做错3道题是可能的。所以本次考试的合格率至少为70%。
59. A[解析] 抓住淘水前船舱已进水量一定,就可列出等式。如果设每个人每小时的淘水量为“1个单位”则船内原有水量与3小时内漏水总量之和等于每人每小时淘水量×时间×人数,即1×3×10=30。船内原有水量与8小时漏水量之和为1×5×8=40。设每小时船内进水量为m,30-3m=40-8m,求得m=2个单位。淘水前船内已有水24个单位。若要求2个小时淘完水,则需安排的人数为(24+2×2)÷2=14人。选A。
60. C[解析] 当离B地还有250米时,这剩下250米不够甲1分钟骑车。500=400+(N-1)×5,求得N=21分,即距B地还有250米时,甲已骑车21分钟。AB两地路程为21×400+21×(21-1)×52+250=9700米。前15分钟甲骑车所走的路程为15×400+15×(15-1)×52=6525米,6525÷9700≈673%。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61. B[解析] 所给出的四个图形都由四个封闭部分组成,B项符合,D项五个封闭部分。
62. C[解析] 所给出的四个图形均为开放图形,且都没有封闭的部分,故C项正确。
63. D[解析] 由定义Ⅰ和Ⅱ可推出A为三角形,D为圆形,再由Ⅲ可推出C是长方形,故可推出B为线段,由此很容易可得出B*D是图④,A*C是图③,A*B是图②,故应选D。
64. D[解析] 第一、二、三行各图形被分成的部分数总和分别为10,9,8,每行出现的小图有且只有一对是相同的,且每行的空白部分总数也成等差数列,分别为4,3,2个空白部分。
65. B[解析] A项左侧面应与当前上底面相对,C项的两个包含阴影的侧面应该相对,不可能相邻,D项左侧面长方形阴影应在右边。
二、定义判断
66. B[解析] A、C、D三项中的行为不符合题干提出的“尊重、友好、谦虚、真诚”的原则。正确答案为B。
67. A[解析] B项和C项都不符合定义中的“买卖大宗货物或服务、发包建设中工程、合作经营某项业务”的条件;D项中可以议价表明“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不符合定义。A项符合定义。
68. C[解析] C项中的文化市场不符合题干中的“环境”要件,故C项中的规定不符合环境标准的规定。
69. C[解析] 按照题意,大气污染必须有污染物进入大气并使其特性改变。A项的废弃大卡车影响耕种,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没有影响大气;B项是“强风”把沙尘带入大气,而不是“因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沙尘物”进入大气,因此不符合定义;D项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属于噪声污染。C项的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70. A[解析] 本定义的关键是“虽不违法但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故A项正确。国际法上的反报区别于报复,报复是指遭到国际不法行为侵害的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对加害国采取类似非法手段迫使对方停止其不当行为或为其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本题中B选项即为报复。C项为非法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D项不是国家间的行为,予以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选项。
71. C[解析] 根据定义,财团法人是以他人捐赠的财产为基础而成立,依照捐赠的目的和法人章程规定从事活动。由此可得,正确答案应为C项。A项为公法人,B项为社团法人。社团法人以其成员的存在为基础,按照其章程从事活动。如公司、协会、学会等。D项不属于法人。
72. B[解析] A项属于干涉姓名决定权,C项属于冒用他人姓名,D项属于盗用他人姓名。
73. D[解析] A项属于因为自我损害的偏向,作出自我损害的归因。即把不利情况发生的原因完全归于自身的变化,而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B项属于自我服务倾向的归因,事实上,班级平均成绩的提高可能是学生近期努力的结果,也可能是偶然的现象,不一定是因为教学方法的改进。C项也属于自我服务倾向的归因,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而忽略了个人原因。D项不是归因偏向,因为教练只是将跑道湿滑作为导致比赛失利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客观的分析。故答案为D项。
74. A[解析] 人性定理是指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特定目的的。A项是对这一定理的曲解。人的自我肯定的内容不仅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还包括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因此人是有可能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的,在这种活动中,人得到了自我价值判断的实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所以B项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在确知生存需求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类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因此C项也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D项反映了自我肯定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项。
75. D[解析] A项只是对公司管理环节的改进,并不属于对管理方式的重新设计,排除A项;B项中服务口号对公司的工作流程没有影响,并不存在对公司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的重新设计,排除B项;C项运动协会的成立与公司的运营无关,排除C项;D项中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运作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属于对企业组织的再造,因此符合定义内容。故本题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