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于笔试范围
本次A、B试卷内容为金融(50%)、财会(20%)、经济(10%)、法律(10%)、科技(10%)等基础知识;C试卷内容为文秘(40%)、金融、经济(30%)、经济金融法律(20%)、科技(10%)等基础知识;D试卷内容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55%)、金融(20%)、经济(10%)、文秘、科技(15%)等基础知识;E试卷内容为计算机(70%)、金融(15%)、经济(5%)、科技信息法律法规(10%)等基础知识。请认真备考。
此次招聘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也未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全省农信系统更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出版过有关农村信用社新员工招聘考试的任何书籍,也从未在任何网站发布过任何有关考试复习的资料,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教材、培训班、网站、上网卡、试题等,误导报考人员的,均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无关。
郑重提醒广大报考者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第三章 报考网络技术
一、关于网上报名个人信息填写
(一)填写个人信息需要注意什么?
报考人员应先仔细阅读《招考须知》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农信社招聘相关政策。网络注册和填写个人信息,必须真实、全面、准确。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聘行社资格审核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
(二)网络上的个人信息能否更改?
个人信息中涉及专业、学历、主要简历等详细的个人身份资料因与职位审核相对应,一经报考成功,即不可以再更改。
个人信息中涉及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考试地等基本信息若有错需要更改,可以在登陆个人报考系统留言“信息修改”栏目,留言申请修改。
个人信息中仅联系方式可以自行更改。
二、关于网上报名及查询的具体步骤
(一)查询招考岗位
报考人员应认真了解基本的政策和要求,仔细阅读《招聘公布表》,结合自身条件,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招考职位。网站提供以下几种职位查询方法:
1.首页左侧“招考导航”栏目中的“岗位查询”提供全省《招聘公布表》的静态网页。
2.考生点击“招聘动态”栏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2013年度新员工招聘分布表(笔试类)》,可以静态查询符合查询条件的招考职位。
3.考生登陆个人报考系统后,进入“岗位查询”,可在弹出窗口动态查询符合的职位。
(二)进行“考生注册”
报考人员报名前,必须进行“考生注册”,注册时注意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特别是“姓名”、“身份证”、“性别”、“考生类别”等信息的录入一定要准确。注册时的姓名请填写真实姓名,姓名与您的准考证相对应。注册后,系统会生成“报名序号”,请牢记自己的报名序号和密码。
为防止注册信息被他人查看或更改,报考人员注册或登录完毕后,必须退出报考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三)进入“总体情况”
报考人员登录后,直接进入“总体情况”,同时注意该页面的报考情况,可查看个人的报名情况统计及审核情况。请认真阅读本页面的友情提示。
(四)进入“考生信息”
报考人员登录后,进入考生首页,选择“考生信息”,请按照表格和给定的格式填写有关信息。注意:标有“*”的项目必须填写,报考人员填写的文字内容不要超过限定的字符数,填写完毕检查无误后点击保存即可返回首页。该页面不接受任何非法字符和全角字符,若无法保存成功,请查看是否存在相应的字符或者某个必填项没有填写完整。
(五)进入“照片上传”
报考人员登录后,进入考生首页,选择“照片上传”,可以上传一张近期正面免冠二寸证件照。照片应为*.jpg格式,分辨率350dpi左右,规格200KB以下的彩色数码证件照,单色底、免冠、头像占照片的大部份。上传照片后,可直接在页面上看到上传照片的效果,确定无误后需点击“确认使用本照片并提交”。
(六)选择考试地
考试所在地是报考人员选择参加笔试的地点。报考人员可在报名时自行选择在全省各设区市8个考区中的任何一个考区参加考试,不受报考的单位地区所在地限制。 (七)进入“职位报考”
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并上传了照片后,可以进入“职位报考”,输入单位代码、职位代码或者选择相应的职位条件为查询条件,然后点击“查询”进入职位查询界面。点击选择拟报考的职位,查看职位与个人信息的匹配度,按下“报考此职位”按钮即可完成职位选择。
(八)进入“缴费”
报考人员选择职位后,通过“岗位报考”查询已经报考但还没缴费的岗位进行操作。网上报名指定福建省农信社系统“福万通”卡作为网上支付报名费的结算工具(请在报名前开通福建农信大人版网银)。缴费咨询电话:96336。报名费80元/职位。
(九)查询报考状态和审核结果
报考成功后,在“岗位报考”界面将直接体现岗位状态,由于界面缓存,建议报考缴费过程中不刷新,缴费成功后方可刷新“岗位报考”界面。审核通过的职位才算报名成功,审核未通过的职位,报考人员可以点击“岗位列表”中的“审核结果查询”查看审核意见。
同时在界面“消息通知”中,也可以查询审核结果。
(十)关于“申诉报考”
当岗位初审没有通过的时候,报考人员可以查询审核结果,并在查看审核结果中填写“申诉理由”点击“申诉报考”。申诉理由应该尽量简洁明了,不需要大段粘贴政策文件或者专业目录,信息未填写清楚的考生,可以在申诉理由中补充填写缺少的个人信息。已经申诉报考的考生不需要重新注册再次报考相同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