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题答案 - 正文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面试应对紧张的神丹妙药

来源:2exam.com 2013-11-6 21:43:22

 我们发现,看得太重,这也是最普遍的原因。许多学生可能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父母很高的期望多即将参加公务员面试考生都会问到同一个问题:如何消除面试的紧张心情?希望我能给出一剂神丹妙药。公务员面试紧张的心情究竟来自哪里?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表现?有什么应对方法呢?本文在此将具体分析:

   一、紧张的原因

   一是对公务员面试结果、个人的面子等这些心理参加考试,经过苦心学习艰难通过笔试,害怕、担心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面试之前给自己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滋生了紧张情绪;二是对面试的场合太陌生。公务员面试是精心设计过的,比如桌椅的摆放、考官的组成、面试题本及面试流程等等,相对来说是比较正式、严肃的场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经历这种场合,所以一些学生进入面试考场后,被一种陌生的不安全感包围着,不知所措,自然越来越紧张;三是个别考生心理素质偏低。这类考生很内向,平常不注重与人交流,因此只要在人多的面前发言就会紧张。

   二、紧张的影响

   公务员面试目的是为了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主要考察考生的外在举止礼仪和内在思想。一方面,考生在紧张的情绪下,必然产生发抖、眼神躲闪、语言反复等等一些不适当的言谈举止,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在考官心中的印象,给考官一种不成熟的感觉。另一方面,人在紧张的情绪下,考虑问题就会不理智,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一样的,考生在紧张的情绪下,思维就会变形,产生审题偏差、论据不充分、思路死板等情况,这就严重影响答题的内容质量。当然,紧张也不是一无是处,据科学调查表明,适度的紧张情绪会刺激大脑,加快思考速度,因此对面试考场的发挥会有帮助。

   三、紧张的体现

   公务员面试前的紧张主要有如下体现:第一,经常失眠;第二,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极度不自信,即使表现很好,也始终不满足;第三,学习时心态急躁。在紧张的驱使下,不能安心踏实学习,而是急于求成;第四,无法承受老师的批评。遇到老师的一点批评,就会心理崩溃。面试考场上的紧张体现在:身体发抖、眼神躲闪、小动作频繁、语言反复、思维混乱等等。

   四、紧张的应对

   考前紧张应对:从紧张的根源里不难看到太看重结果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方法一就是培养豁达的心态。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不是人生的终点,尽全力就好。同时,也适当做父母思想工作,莫要盲目崇拜报考岗位;方法二就是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每天制作作息时间表,严格按规定时间睡觉,睡不着时听听舒缓的音乐;方法三是多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散心,适当释放内心的情绪。

   考场紧张应对:考场紧张主要原因在于对场合的陌生,因此根本的方法就是适应面试场合,面试前模拟面试场合反复答题,最后将答题变成一种本能;其次,多争取机会在陌生人面前发言,锻炼自己的胆量;再次,在进入考场前,看看课外书、聊聊天、深呼吸,尽量不去想象面试现场;最后,万一在面试考场紧张出错了,切莫掩饰,越掩饰越紧张,不妨停下来沉思几秒,注意沉思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8秒。

   我们认为,每一位考生紧张的原因及表现也不尽相同,如果要想彻底消除紧张,还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信“大师”也是有风险的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人生经历梳理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突发事件答题思路梳理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四风”
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指导:如何克服面试前紧张情绪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同工同酬“纸上权利”?
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模拟题:工作与友情的冲突
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模拟题:“公交出行周”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女汉子”为啥走红?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提高现场水平的十个细节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人际关系题高分解题说明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指导:四字经
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辅导:面试注意事项
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热点模拟:首都雾霾重现
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用“制度权威”根除浪费顽疾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