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省2010年高三省质检语文试卷难度分析
来源:福州新闻网 2010-4-11 10:55:26 【字体:小 大】
高三省质检10日开考 名校名师点评语文数学试卷

福州新闻网讯 10日,今年高考前最重要的考试——高三省质检开考。省质检完全按照《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命题,题型和考试内容均体现了高考的方向。本报记者邀请名校名师对10日开考的语文、数学试卷进行了详细分析,帮助广大考生缕清高考复习思路。

  语文:难易比例恰当 题型有所创新

  点评人: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薛章辉

  试卷分析

  本次省质检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难易比例恰当。

  名句名篇默写题考查的均是考生应掌握的语句,《考试说明》中增加的5个篇目,考查了2篇,分别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和王勃的《滕王阁序》。

  文言文阅读,文本较易读懂,考生认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人物性格,就可比较顺畅地作答。比如考查实词“识”的用法,在文中读作“zhì”,并非“认识、了解”的意思,而应翻译成“记号”,这是考生在课本中学过的实词,比较浅易。此外,筛选信息、整合内容、文章理解等问题也都不难。

古代诗歌鉴赏题,题干对答题方向已经给出提示,考生从“富有动感、充满画意”两方面着手,比较容易分析出诗歌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客观题的答案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考生只要进行对比阅读,就可比较轻松地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是一篇小说《高手》。这篇文章的寓意比较深刻,离考生的生活体验较远,考生回答主观题时有一定难度。

  二、题目有所创新。

  第9题文化经典阅读,一改以往“1道客观题+1道个人观点阐述题”的模式,由填空题和概括选段主旨两道题组成,较有新意。

  诗歌鉴赏题也由常见的两小题改为1道题,使得试卷更加简明扼要。

  现代文阅读的3篇选文立意深刻、寓意独到、事件感人,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

 时文评述题考查了“3Q、BT、囧、槑”等网络用语在构成和表意上的特色,并要求考生阐述对屏蔽网络用语这一提议的看法,设问比较新颖,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试卷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作文切入点多

  作文考查的是一道新材料作文,给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苏轼的“高处不胜寒”,林则徐的“山登绝顶我为峰”3个名句,要求考生写对高峰的经历和看法。作文题比较开放,切入点较多,文章可以表现得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但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拓展到人生哲理,写出生活感悟,剖析、揭示“高峰”的象征意义。

  复习建议

  省、市质检均考查了今年新增的背诵默写篇目,这提醒考生,在今后的复习中,要特别关注新增的5篇。

  适当进行审题训练,注意题设中的提示性语句。

  进行作文蓄材,关注近期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山西矿难创造了救援史上的高峰,可以巧妙地借用到此次作文中。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