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昨日正式出台。根据出台的高招细则,今年高招有几大变化,具体变化内容详见本报3月31日《高招先公布成绩再报志愿》一文。
此外,今年的高招加分政策分适用所有高校和仅适用在闽高校两类,两类照顾政策均分优先录取和加分两种。
适用全国院校的照顾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有三类考生可以享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照顾,分别是:
1.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3.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加10分照顾 有两类考生可以享受加10分的照顾,由学校择优录取,这两类考生分别为:
1.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
2.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
加20分照顾 有7类考生可以享受加20分的照顾,由学校择优录取,这7类考生分别为:
1.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
2.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惠安县百崎乡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海岛(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我省省属高等专科学校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
3.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省级优秀学生;
5.烈士子女;
6.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7.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
仅适用在闽高校的照顾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受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2.中级以上职称,累计在乡(镇)以下卫生院工作10年以上的卫技人员子女中,第一志愿报考我省省属医学院校的考生。
加10分照顾 1.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含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正式文艺比赛(限声乐、器乐、舞蹈三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个人前三名者(报考音乐类专业的不照顾);
2.设区市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
3.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师范院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第一志愿报考师范类专业(含体育、音乐、美术类教育专业)的各类国民教育系列(不含党校、军队院校)的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进行学历教育的学校(含学前教育)的教师(含学校在册在编的管理干部)子女。
加20分照顾 1.福建省省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
2.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师范院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第一志愿报考师范类专业的省优秀教育世家的教师子女或在县以下(不含城关)中学、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乡镇文技校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农村的专职教职员工(含在农村离退休的公办教职员工和民办教师)的子女;
3.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普通高等院校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蚕学、蜂学、动物科学、农村区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等本科专业以及园艺、园艺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经济动物养殖、动物科学等专科专业的考生,在该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
其他照顾政策 1.除本科第三批外,其他批次第一志愿报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考生,在该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在参考志愿第一栏填报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考生,在该校录取调剂第一次投档时,可享受加10分的照顾并优先投档。
2.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
3.民族院校及其他院校举办的民族班,录取时如线上生源不足,可按该校学历培养层次在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下40分以内照顾录取符合政策且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
4.民族院校及其他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班、老区预科班,录取时如线上生源不足,可按该校学历培养层次在同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下50分以内照顾录取符合政策且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
5.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参加省级(省政府、教育厅或教育厅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以上举办的省运会、中学生运动会及单项正式竞赛,获个人前六名或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可享受加10分的照顾(报考体育类专业的不照顾)。可享受照顾的竞赛项目界定为田径、举重、武术、游泳、体操、健美操、篮球、排球(含软排球、沙滩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共11项。
提醒两类同时满足
只取最高分值 同时符合两个类别加分照顾条件的考生(限报考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的考生),投档时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若一人同时享受多项加分照顾的,只能取加分值最高的一项,不得将照顾项目分值累加。
享受照顾考生
30日前办手续 凡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4月30日前必须向报考所在地高招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据了解,享受政策性照顾的考生及项目、分值必须向社会公示。今年首次实行四级公示制度,即公示由省高招办和考生所属设区市、县(市、区)高招办、中学负责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享受相关项目分值。
相关高校预留减2% 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安排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本科高等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的问题。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本科计划总数的1%,而去年为3%。
今年部属院校和省外院校完成原定在我省的招生计划后,如再追加计划,我省将执行教育部规定,即:在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考生志愿及分数顺序进行投档,省级招办不得为争取调整计划数随意放宽录取政策或降低分数要求。
资讯上海第二医大
在闽招高职生 经省卫生厅批准,今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将在我省安排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招生计划,其中护理学(中美合作)15名,护理学15名。
明年起音美类数学成绩计入总分 记者昨日了解到,2006、200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继续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方案。从2006年起,音乐、美术类考生的数学科目考试成绩全部计入文化考试总分。从2006年开始,音乐、美术、体育类考生,参加文史类考试的可以兼报文史类其他院校或专业;参加理工类考试的可以兼报理工类其他院校或专业。
音乐、美术(文史或理工)类专业本科或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统一按教育部规定,不应低于当年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本科二批或高职高专批(文史或理工)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音乐、美术类录取时,取消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区别。
体育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划定,原则上参照音乐、美术类的划线办法,但上线人数比例必须控制在相应批次招生计划总数的1∶1.3以内。
今年福州市区和八县实行两套中招方案
福州市区中招方案有16变 今年福州市的市区和八县将实行两套招生方案,市区和八县的试卷、考试学科、招生方法都有所不同。昨日,《2005年福州市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2005年福州八县(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同时出台。
今年是福州市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福州市区)初中生毕业和升学的第一年。昨日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福州市区的中招方案有16个方面的变化;而八县今年招生方案基本与去年一样,只有两点变化。
考试科目多一门 今年福州市区的报名时间为5月28日-31日。2005年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报名费为7科70元(去年为6科60元),2006年初中毕业生(现初二学生)的报名费为20元。
报考者要求是福州六区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不超龄的往届生(含同等学历),身体健康,未婚。报考普通高中要求是应届初中毕业班学生和年龄不超过18周岁(1987年9月1日后出生)的往届生(含同等学历)。报考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2周岁(1983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中等专业艺术学校的考生,一般年龄不超过18周岁,专业成绩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报考体育四年制专业(招初二学生)不超过16周岁(1989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中等体育专业学校的不超过17周岁(1988年9月1日后出生)。五年制师范院校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17周岁。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生男女不限。
以下6类人不能参加报名:
1.各类高级中等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
2.上一年度因各种舞弊行为被取消报考、录取或入学资格受罚年限未满者;
3.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被追诉或被判刑的;
4.现役军人;
5.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青年;
6.2005年已录取普通中学保送生、中等职业学校推荐免试生。
考生有电子档案 今年中招实行网上录取,每个考生都将有电子档案供招生院校阅档使用,而往年只有纸质档案。
今年实行网上报名,本地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班学生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报名时应持本人户口簿或户籍证明或居民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借读生一律回原就读学校或户口所在地中招办报考。学籍在本地但户籍不在本地的应届毕业班学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考。
使用课改新教材 今年中考是福州市实施初中课程改革后的首次中招考试,考试将按照《2005年福州市区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考核,即考试使用课改新教材。
在课程的功能方面,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以及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以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教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体育不计入总分 据了解,2004年体育总成绩30分计入中考总分,今年体育改为学校考查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
启用综合素质评定 以前考生的档案资料只记载简单的学校评语和学校考查成绩,今年将启用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学校评语和考查成绩按学期进行量化。
可推荐中职免试生 今年福州市区恢复中等职业学校推荐免试生工作,免试生推荐数为毕业生总数的15%。
推荐保送生提前招 今年市区一、二级达标校可提前招收推荐保送生,录取比例为当年学校招生总数的5%。
无户籍生限制放宽 学籍在本地但户籍不在本地的应届毕业班学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考,如无法回户口所在地报考录取的,允许在学籍所在校报考除普通师范类和一级达标普高外的各类学校。而2004年规定不能报考普通师范类和一、二级达标校。另外,港、澳、台、侨以及外籍子女在福州就读(学籍在本地)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持有效证件和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可在本校报考除师范外的各类学校。
计分方式有三种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考查,分为全市统一考试和学校考查两类。考试科目计分方式有3种:原始分制、等级制、合格制。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9科。其中地理、生物两科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结束时进行,其他学科在九年级结束时进行。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安排在3天内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卷面分数均为150分,考试时间各120分钟。其他学科卷面分数均为100分。思想品德、物理、化学3科考试时间各90分钟,生物、历史、地理3科考试时间各60分钟。
语文、数学、英语3科的成绩按原始分记载。
思想品德、物理、化学3科的成绩按A(85—100分)、B(70—84分)、C(60—69分)、D(59分以下)四个等级记载,如当年思想品德、物理、化学3科所划等级人数不能满足普通高中达标校计划招生数录取要求,可降低这3科的等级档次成绩,每下降一个档次为5分。等级原始分不公布。
历史、地理、生物3科的成绩按C(合格)、D(不合格)两个等级记载。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八年级地理、生物2科考试成绩达不到C级的考生,允许在九年级参加重考。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在报考的学校或中招办领取),不公布,不查卷。
学校考查科目包括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含劳技、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考查时间安排在该学科课程完成时进行,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福一中可招八县生 今年福州一中、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除了面向福州市区,还可面向八县招生。
共分六个批次录取 去年中招分四个批次录取,今年分六个批次,志愿设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
提前批:五年制师范类(含体育、艺术专业),设2个志愿;第一批:达标普通中学(一、二、三级达标普高)设3个志愿;第二批:五年制高职(含体育、艺术专业)和体育、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设2个志愿,不同类型两者不能兼报;第三批:一般普通中学(含民办普高)设3个志愿;第四批:市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设3个志愿;第五批:一般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设2个志愿。
达标校投档比例调高 据了解,去年达标校普高的投档比例为1:1,今年普高达标校投档比例为1:1.02,超过的0.02比例投档数由招生学校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单择优录取。其他各类学校招生投档比例为1:1。民办普高招不满时可适当降分。
普高正常缴费生和五年制高职班(含师范类)同分考生录取办法:优先投政策规定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在招生计划未完成情况下,依次按数学英语二科总分、数学单科成绩的高低顺序投档录取。其余类型的同分考生全部投档录取。
照顾分值有大变化 往年照顾政策中加5分、10分、15分统一改为加3分;加20分的改为加5分;加50分的改为加15分。国家专利加分项目取消。
往届生改为扣10分 2004年,往届生参加普通高中录取时扣20分再参加普高投档录取,今年改为扣10分参加普高投档录取。
普高划线比例调低 今年普高第一条投档线划定比例有变,改为按一级达标校正常缴费生计划数的1?押1.05划定,2004年是按1:1.15划定。
投档轮转办法有变 今年在第一轮投档线上按志愿轮转投档,未满额的学校逐10分降一次性投档,但总分不低于270分。而2004年是在第一轮投档线上按志愿轮转投档,未满额的学校逐20分降一次性投档,但总分不低于480分。
八县中招方案变化不大 与市区的招生相比,今年八县的中招仍延用旧教材,仍旧进行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的考试,总分为750分。往届生参加普高录取仍旧扣20分投档。八县的照顾政策则按2004年的加分政策实行。
八县今年招生方案有如下变化:
1.如无法回户口所在地报考的福州辖区户口的考生,允许在学籍所在校报考除一级达标校普高外的各类学校,若福州市区一级达标校普高面向八县(市)第一批招生,则允许此类考生报考;无法回户口所在地报考的福州辖区以外户口的考生,可以在学籍所在校报考除普通师范类和一、二级达标普高外的各类学校。
2.今年八县考生的体育成绩不计入总分。
榕一二级达标校招343保送生 福州市5月份将开始保送生的录取工作。福州今年在一、二级达标普通中学招生计划中划出5%的比例作为优秀学生保送名额,今年的保送生名额达343人。保送资格生的指标数按保送生计划数的1:1.5划定,共514名,分配到各个学校(共67所)。这是记者昨天从福州市中招办了解到的。
据福州中招办有关人士介绍,这样能给招生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以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过重的考试压力。
哪些学校招保送生? 按计划,今年有11所中学招收初中优秀保送生,总人数达343人,其中福州一中38人,福州二中、福州三中、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州高级中学、师大附中均为32人,屏东中学屏北分校、福州华侨中学、师大二附中均为27人。
保送应具哪些条件? 据了解,保送资格生必须是各校优秀学生,即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平时考试成绩均优秀,同时必须是福州市区常住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