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北约”、“华约”唱对台戏,为何两大高校联盟不能一起打造名校统一联考?
部分名校招办负责人透露,之前确有动议,研究是否“985”高校联合举行自主选拔测试工作,但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尽管是自主选拔联考,但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自主,是在高考整体框架不变前提下的自主选拔,不能用联考来替代高考。如果“985”高校的自主选拔都统一成一个模式,将会对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至少在短期内,高考在权威性、科学性、严密性、公平性方面是任何一种考试选拔方式无法替代的,其他方式只能作为补充。
有关负责人坦言,实行完全的自主选拔对高校人才培养有利,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高校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
质疑北大清华掐尖争夺“二流生源”?
针对北大、清华等名校近年来日益激烈的生源掐尖大战,业内人士表示,北大、清华等名校费尽心思“掐尖”的结果可能不是所期待的“一流生源”,而是“二流生源”。
近日,北京一位著名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这些年不少知名中学非常优秀的毕业生纷纷选择留学海外高校,北京等部分大城市的中学名校接近一成优秀生“外流”到国外大学。
据了解,近年来,包括人大附中、十一学校、101中学、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北京多所高中示范校每年都有数十人被海外名校录取,其中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七十人,其中便不乏顶尖毕业生。
海淀区一位著名中学校长坦言,三年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将很难选择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而就读海外高校。
业内人士认为,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今天需要琢磨的是,比起在“二流生源”当中掐尖,更应拿出改革现行招生考试体制的勇气和智慧,去和国外高校以及香港高校,真刀实枪地比拼“一流生源”。
对此,北大、北师大等部分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当前对于中国高校来说,我们真正应当关注的,不是我们招收了几个状元或高分学生,而是是否招到了真正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我们必须放眼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生源竞争,为中国的自主创新选拔人才,这才是中国大学的使命所在。”(记者: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