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嫦娥一号与高中物理有关的知识点、节约能源与高中物理有关的知识点、用计算机描绘图像等。
二轮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2.注意点、线、面结合,重点突出。点就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特别是考纲上规定要掌握的知识点,线就是以力学和电学为主线把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串起来,面就是整个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还要把一些常见的物理模型及解决方法熟记在心。
3.重视实验的复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备考中要弄清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以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要关注在同一实验原理基础上发生变化的实验,教师要教会学生变通的思维方法。另外,电学的设计型实验应该加强练习,物理实验与物理图像相关联的习题也要多练习。
4.关注时事热点,关注新科技、新发明。近几年物理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学生不能一天到晚身陷题海拔不出来。(记者:叶秋)
化学:突出实验考查
点评:武汉一中高级教师、高三备课组组长 魏太红
突出四点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化学考纲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固定“8+4”的模式,即8道选择题,4道大题。从近两年的试题来看,突出四点能力的考查。
一是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二是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即强调知识整合、理解、运用的能力。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环保、新的科技信息、当年社会重大事件都出现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这就要求考生知晓外界事物,能结合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突出实验考查,主要考查操作能力。
四是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这要求考生思维严密,答题准确规范,并能抓住要点。
二轮复习建议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查缺补漏;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应试能力。
1.完善和深化知识点。知识点的深化要采取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化。并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在教师的指导下,考生可进行专题训练,其功能就是将具有某项属性的分散知识,集中一起构成“集成块”。
2.提高应试能力。普遍的做法是将限时训练和学科内综合训练相结合。例如选择题限时训练。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每道题为6分,失分太不合算。题目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各省市的模拟题中去挑选,难度不宜太大,以容易题为主,顶多出现一道中难题。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例如要求学生45分钟做4道学科内综合题,这样的时间有些紧,但可提高学生解题速度,提高阅读、审题能力,并及时纠正学生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术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另外,这一方法还可让学生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记者:邵娟)
政治: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点评:武汉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梅文波
今年的政治考纲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仍是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经济学部分,重在经济理论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对外经济问题;哲学部分,重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问题;政治常识部分,重在有关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以及民族宗教、国际社会问题;时事政治部分,重在我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轮复习建议
1.重视学习和领会《考试大纲》。首先考生对考纲上所标明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注意学习考纲中所给出的例题,认真领会例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题思路与方法;最后重视使用和研究考纲中的样卷,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考生对高考试卷的神秘感,缓解高考压力。
2.重视基础知识复习,扎实过好理论知识关。高考中,考生能力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显现的。现在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因此考生在下轮复习中应该做到:第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准确、全面、灵活和系统。第二,在全面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把握重要考点,突出主干知识,注意核心概念,做到“点成线,联成面,结成网”。
3.回归教材,把握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相联系。政治考试的出题规律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管题干材料如何变化,解题答案始终来源于课本。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通过收入调节达到公平问题”、“中部崛起”、“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宏观调控”、“传统文化与文化建设”等。但热点专题复习应该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落脚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4.强化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提升应试能力。考生可把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课改区除外)系统地做一遍,研究高考的命题特征和出题意图,对高考有方向上的把握。另外,要着重研究标准答案,分析命题者的解题思路,学习组织答案的技巧。(记者:梅莹)
历史:新增一批知识点
点评:武汉一中高级教师、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 陈玖红
考纲变化大
与去年相比,历史考纲变化很大,新增一批知识点,突出物质文明的考查。
1.增加一些经济知识点的考查,侧重物质文明的考查。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更强调人类文明与经济生活的发展,更关注民生与改革。如增加了庆历新政、洋务运动等知识点。
2.增加对农民问题的考查,涉及农民改革、农民起义等。如明末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
3.增加古代制度创新的考查,强调制度创新。如府兵制、募兵制、西汉时期的编户齐民、刺史制度等。
4.突出思想方面的改革、论战。如增加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等。
5.部分提法有变化。如世界史部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变为“拿破仑帝国”;删掉了苏联的建立,突出了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增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在亚洲经济发展中,增加了“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这些知识点有调整
新增知识点:西周的强盛、井田制和分封制、夏商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刺史制度、编户齐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府兵制与募兵制、隋唐时期社会生活、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史学、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与重新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清政府的“新政”与“预备立宪”、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
强化和细化知识点:洋务运动的效果、戊戌变法的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红军的战略转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提法有变化知识点:如袁世凯专权、三大改造、经济建设方针的确立、拿破仑帝国。
合并知识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删除的知识点:苏联的建立。
二轮复习建议
1.对考纲增加的知识点,学生要加强学习,尤其要进行理解性记忆。
2.把握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关注时政热点,这些热点体现国家意志,又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比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科技革命、民主法制、社会和谐、新农村问题等。
4.培养良好的答题规范。(记者:郭会桥)
生物:以考查能力为核心
点评:武汉一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郭又来
以考查能力为核心
与去年全国高考的生物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基本没有变化。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来看,生物学科命题是以考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具体来说就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二轮复习建议
1.经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在第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对基础知识点查漏补缺。特别是考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每一部分都要理解透彻。
2.复习突出重点。根据近几年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情况,选择题主要分布在细胞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