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 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③ 元朝的灭亡
(7)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① 科学技术
② 理学
③ 教育
④ 文学
6.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① 明朝的建立
② 专制制度的加强
③ 八股取士
④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②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③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④ 文字狱
(3)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①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② 农业
③ 手工业
④ 商业
⑤ 资本主义萌芽
⑥ 对外贸易
(4)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 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② 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③ 改土归流
④ 台湾府的设置
⑤ 清朝的疆域
(5)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① 郑和下西洋
② 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③ 戚继光抗倭
④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⑤ 郑成功收复台湾
⑥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 明清时期的文化
① 科学技术
② 理学的发展
③ 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④ 明清小说
⑤ 类书、丛书的编纂
⑥ 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现代史
1.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 鸦片战争
①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② 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 鸦片战争的过程
(2)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②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③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4) 太平天国运动
① 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② 《天朝田亩制度》
③ 北伐和西征
④ 《资政新篇》
⑤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 新思想的萌发
2.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 洋务运动
① 洋务运动
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③ 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 甲午中日战争
① 战争爆发的背景
② 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③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④ 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3) 戊戌变法
① 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② 百日维新
③ 戊戌政变
④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4)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②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③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④ 《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① 同盟会的成立
② 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③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 辛亥革命的爆发
① 保路运动
② 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3)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① “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② 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④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4. 北洋军阀的统治
(1)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① 北洋军阀政权
② “二次革命”
③ “二十一条”
④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5.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 新文化运动
(2)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 五四运动
②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③ 工人运动的高潮
(4)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②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5) 北伐战争
① “三一八”惨案
② 北伐军胜利进军
③ 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6) 大革命的失败
① 帝国主义的干涉
②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④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6. 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1)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① 工农武装起义
②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 日本大举侵华
①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
②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3) 红军的战略转移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