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东高考 - 正文

 
2010年广东省高考上本科考生20.9万人
来源:广州日报网络版 2010-8-3 8:55:04 【字体:小 大】
根据广东省招生办在不同批次录取结束后公布的数据:今年“一本”高校录取了约4.3万名考生,二A院校录取了约10万名考生,而二B批次院校已经录取了5万余名考生、二次录取还有1.6万个招生计划。将以上数据简单相加,便可以推算出:今年全省约有20.9万学生可上本科。而今年广东省的高考报名人数为61.5万人。对比这两个数字,约有33%的高考生有本科读

 

  竞争激烈:

  “一本”院校录取率不足7%

  根据广东省招生办提供的数据,第一批(含提前批)本科院校共录取广东考生4.3万多人。据介绍,第一批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原计划在广东省招生4.1万人,实际录取43092人。其中,文科类10715人,理科类28319人,体育类264人,音乐类1178人,美术类2616人,完成原招生计划的104%。

  尽管“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但“一本”的录取人数在高考报名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为约6.99%,还不足7%!事实上,考生、家长如今越来越在乎“去哪儿读”。在目前的院校批次划分框架内,“一本”高校代表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得其门而入的考生依然是“千里挑一”。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强深有感触。他身边亲戚朋友的小孩,有些高考成绩还挺不错的、也上了一本线,但最后未能被心仪的高校录取,竟然考虑放弃录取,去复读或出国留学。“他们跟我说,上不了名校就没意思了。”张敏强说,上名校的本质是“抢优质教育资源”。“大家都看得到,在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中,还是存在一种‘马太效应’。越是名校,国家、省、市给的扶持越多,它发展得越好,对学生越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广东虽然是高考人数大省,却不是高考录取人数大省。一位多年从事高考及招生工作的教育专家分析,一个省的高考录取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省高校的规模、水平。

  该专家称,除了省内“一本”高校的“消化能力”有限,省外“一本”高校、特别是“名校”在广东投放的招生计划也相对不足。以今年在广东“一本”录取中投档线最高的清华大学为例,该校2010年在广东省投放了34个理科计划。但在同是高考人数大省的山东和江苏,该校的理科计划分别为62人和58人!

  2010年广东高考录取人数

  总人数 文科 理科 其他

  “一本”院校 约4.3万人 10715人 28319人 4058人

  二本A类院校 约10万人 28100余人 62800余人 9000余人

  注: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总人数61.5万人,二本B类院校录取尚未最后结束,根据目前广东省招生办公布的情况,二B院校已经录取各类考生5万余人,另有“补录”计划约16000人。因此,预计二B院校最终将录取学生6万余人。

  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30%

  据介绍,广东在义务教育规模上已超过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京津济地区,但高中和高等教育明显落后。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曾谈道:“对比每万人接受义务教育率,全国平均水平为每万人中有1200人,江苏地区为900人,而广东省则达到1600人。2009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8%,小学五年保留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高中及高等教育却相对落后。2002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3%,发展至今已上升至27.5%,但与江浙地区45%的毛入学率差距甚大。

  毛入学率,指的是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人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的比例,标志教育相对规模和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以广东省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广东考生的人数、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看,现在这个毛入学率真的是不匹配。”教育专家说。

  但眼光放得更广、更远一点看,读大学可能将不再是一件难事。张敏强谈道:“首要因素是适龄升学人口在下降,几年来全国都是这个趋势。另外,考生如今有了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参加高考,去国外留学。第三个因素,是学生在初中毕业就分流,进入中职的越来越多。”

  张敏强说,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人人都能上大学”、甚至“高校求学生”的状况。“这将是对高校的真正挑战,因为学生可以‘用脚投票’,而且是全世界的高校都进来跟你争夺优质生源。”他认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迫使内地高校改革奋进,并带来真正的退出机制。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