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东高考 - 正文

 
广东高考二B补录不少考生开始在复读
来源:南方日报 2010-8-5 9:42:43 【字体:小 大】
8月4日,广东省2010年高考本科录取已经进入尾声。然而,记者在省内几所知名培训机构内发现,已有不少考生开始在复读班上课,提前过上“高四”生活

 

  成绩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志愿填报失误及成绩在某一批次下10分以内的考生,最适合复读

  卓越高四学校校长林文说,每年学校举办招生咨询活动时,她都会遇到大批迷惘的学生和家长。

  “复读生心理压力大,不仅是来自高考失利带来的挫败,还来自父母、亲朋和外界的期望。究竟是否复读?他们顾虑很多。”

  有些学生的徘徊游移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记得有个考生,高考刚放榜就来咨询,直到9月份才来上课,中间整整挣扎了两个月!”

  总裁唐俊京是个“老复读”———从2000年创办这所学校,他每一年都帮“高四”的学生“再战江湖”。他认为,学生犹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而以他多年来的经验判断,该不该复读应主要考虑自身潜力到底有多大。

  “有两类学生最好不要选择复读。”他概括说,一是平时学习刻苦勤奋,高考也正常发挥的学生,即便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他不建议复读,“因为这说明他的上升空间已经不大了”。

  另一类是身体或心理状态不是太好的学生。唐俊京告诉记者,时间长,压力大,也是令很多学生对复读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学校每年都有个别同学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到医院看医生。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高学费也是很多学生放弃复读念头的因素,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内知名的培训机构,复读班一学期的学费都在1万—2万元之间,对不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暗示:在绝大部分的家长和考生本身都清楚意识到,复读是一条苦不堪言的不归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挺过来。

  那究竟哪些人适合复读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以下几类同学可以考虑复读:

  成绩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潜力;志愿填报失误的学生;成绩在某一批次下10分以内的考生。此外,他还告诉记者,学生还需分析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是否允许,以及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可以应付复读带来的压力。

  根据几所复读学校的统计,大部分复读生高考成绩都有所提高。唐俊京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该校复读生中有名校情结的高分生,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占到60%—70%;专A到本B间的考生最终能考上稍好一点本科学校的占到70%—80%。

  教育部门有关人士提醒,今后两年高考的竞争还将非常激烈,因此高考失利的学生是否选择复读应慎重考虑。

 煎熬的一年

  复读3个月后和“一模”考试是关键的时间点,考生情绪最容易波动;“复陪”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全力支持考生

  “准备复读的学生要尽快下定决心,决心下得越早,准备也就越充分。”唐俊京表示,确定复读的学生从下决心的那一刻起,就考验他们能否及时把心收回来。

  具有多年补习经验的唐俊京表示,对于复读生来说,复读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克服先前的不良学习习惯。

  “刚开始的时候,复读生们都是热情高涨,一般都比较容易做到,但到了11月份后,很多人就开始出现疲态,激情减退,坏习惯“故态复萌”。

  该校校长林文说,很多同学期望值过高,以为补习一两个月就能涨四五十分。“最令人担忧的是,稍有不顺,一种失望的情绪、放弃的苗头也会在此时出现。”

  “一模”和“二模”测验考试,是摆在复读生面前的两道坎。3月下旬的高三“一模”是转折点。林文说,考生群体的心态此时出现分化:进步较大的学生会自信满满,进步较小的则很着急。

  而到了“二模”考试后,不少学生出现浮躁和焦虑的心情。高山文化培训学校张校长说,学校的老师此时一般会安排学生做心理保健操。

  在卓越学校,老师们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目标本,每一天结束,有的学生对自己某一天很满意,就在目标本上盖一个可爱的“机器猫”图案,以示鼓励。

  复读,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于每一个家庭也是一种煎熬。

  单先生今年也经历了一回这样的煎熬,他的孩子去年尽管取得了华南理工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但由于高考发挥不理想,没能达到重本线,与学校擦肩而过。

  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孩子选择了复读一年,今年考了671分的高分,被中山大学录取。

  单先生表示,高考失利后的孩子,面对人生,都很迷茫,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决定复读,家长一定要全力支持他,不能也跟着游移不定。“复读不过是把四年制的大学转变为五年制而已。”

  “千万不要把他们区别对待。”唐俊京建议,家长在生活上切不可特别迁就复读考生,不然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无形压力。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