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1高考作文写作必备的八种结构模式
来源:冠华作文网 2011-5-16 14:54:44 【字体:小 大】


(五)小说体

这里说的小说,主要指微型小说或小小说而言。它是一种新兴的文艺体式,就其艺术特征而言,首先它必须是小说。小说是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微型小说也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所不同的是,微型小说情节结构较为简单,人物相对集中。因此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㈠善于刻划人物形象

微型小说也塑造人物形象,不过手法较为简练,主要以人物的语盲、动作、神态来反映人物性格,揭示主题。因此,我们在写作微型小说时,要善于通过对人物的描绘来刻画人物形象。

㈡巧妙安排情节结构

微型小说由于篇幅有限,不能用错综复杂的情节结构来反映主题,塑造人物,因此,它往往要求作者把单一的情节设计得新颖别致,曲折而有变化,以此来吸引读者。

㈢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一般小说的创作中,环境是不可或缺少的一个要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微型小说篇幅有限,一般不在环境描写上下功夫,它所揭示的故事背景一般为读者所共晓的,不用特别强调,但有的微型小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也可适当地进行环境描写。

(四)掌握小说创作技法

适当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技法,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以小见大法、倒叙悬念法、比喻象征法、讽刺幽默法、虚实结合法等。

例文精选:保姆与家教

柳靓,武汉大学(招生办)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会是她!”好像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她一个箭步冲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点评】这篇文章是一篇构思颇有精巧之处的小说。小说没有“感情亲疏”、“认知正误”之类的字眼,但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显示了感情对认知的影响;柳教授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和一个家教,保姆能干,也长得招人喜欢,柳教授视为亲妹妹;家教似乎工作不够好”,柳教授考虑换家教——用不多的笔墨,自然得体地表明了“感情远近”。为裙子下摆破洞认(冠华作文网)定是家教所为作了必要铺垫。而事情的结果却在意料之外,这一突转形成波澜。巧妙的是,教授精心设计的“捉贼”,“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还多了一串项链。”戛然而止,止于适可。结尾一笔,社会学教授“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加大了讽刺意味。综合看来,作者明于小说之道,懂得技法,语言流畅和谐,形成特色,文体非常规范。尽管有个别句子表达不甚准确,但考场之作已属难得。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