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武汉晚报)(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 巩平) 昨日,我省今年高招政策出台,相对去年,今年的政策有8个方面的变化。
其中包括二本院校不再划二本(一)和二本(二)两条批次线;对于严重作假者的高校,处以暂停招生的处罚;在加分等过程中严重作假者的高中,则处以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昨日,本报邀请华中师大招办主任杨臣、湖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我省知名志愿填报指导专家张才生就这些新变化进行了解读。
9项不变
●高考考试科目不变
高考考试科目仍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自主命题。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采用全国统一命制试题。
●不破批次线录取
坚持录取标准,严格执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录取政策规定之外的批次线下考生。
●不退档不换录
严格招生管理,考生一经录取不能退档,不能换录到其他学校。常规录取结束以后,对新生不报到空出的高职高专招生计划实行补录,补录仍执行院校所在批次线。本科不进行补录。
●未经省招办批准不得招生
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校招生计划全部在教育部规定的网上管理系统中编制、执行和管理,未经省招办公布的高校及招生计划不得在我省招生。
●两次填报高考志愿
第一次是在高考以后、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填报提前批录取本科院校和提前批录取高职高专院校志愿。第二次是在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以后填报第一、二、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职高专志愿。
●志愿结构不变
继续维持2009年志愿结构不变,第一、二、三、四批均设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一志愿为一个院校志愿,第二志愿是由多个院校组成的平行志愿。
●公开征集志愿
录取过程中,对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实行公开征集志愿。省招办将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和计划数向社会公布,未录取考生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和办法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投档。
●美术专业实行联考
全省统一组织美术类专业联考,除报考经教育部批准实行自划线院校的美术类专业可以不参加省美术联考外,报考其他高校的美术类专业必须参加联考,且联考合格才有资格参与美术类专业录取。
●实行全程网络咨询
建立省招办、市县招办、高校招办和网上答疑四位一体全程咨询网络,为考生提供全程咨询接待服务。省招办集中公布省市县招办和高校招办咨询接待地点、电话和网址,方便考生就近就便咨询。录取期间,继续提供考生电子档案录取时运转七种状态,考生可快捷查询。
8大变化 (上)
据介绍,今年高招政策在八个方面作了调整和完善。
● 全省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从2010年起,全省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均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
解读:网上填志愿,可以让各高校更快地审录学生档案,提高录取效率。
●二本(一)和二本(二)合并
我省今年将原第二批本科(一)和第二批本科(二)合并为第二批本科一个批次录取,不再划分第二批本科(一)和第二批本科(二),其它录取批次不变。
解读:二本院校划两条线,当初是为了保护学生,增加录取机会,考生从二本(一)落榜,还可以到二本(二)就读。现在我省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这就对考生起到了保护作用。划分两条线就没太大意义。
以前武汉地区和其他县市的部分二本院校,办学水平等各方面差距较大,为了保障下面县市二本院校的生源,就划了二本(一)和二本(二)两条批次线。近几年来,随着二本院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的缩小,二本院校就只需划一条线。
不过,二本只划一条线,可能会导致部分高校志愿“扎推”,但同时往年生源不足的高校,今年可能会出现生源更加不足的现象。考生填报二本志愿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盲目追求省会城市的二本院校。
●艺术专业招生实行“审核制”
艺术类招生专业严格按照教育部审核公布的专业目录执行。按照教育部的文件,17种含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本科专业须经教育部批准后方可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文件规定以外的其他所有非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考生。我省今年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解读:这是我国清退“非艺术专业”的政策。一些“非艺术专业”打着艺术专业的幌子,它就可以高收费。然而,因为是“艺术专业”,它的录取分数线就会很低。此举可以给目前的“艺考热”降降温。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文化“门槛”
经教育部批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和项目可在我省招生,未经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和项目不得招生;我省具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的高校及招生项目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相对往年,高水平运动员“门槛”抬高不少,不仅高校的招生项目减少,文化成绩也有可能提高。
解读:根据我省的政策,高水平运动员文化“门槛”抬高。之所以如此,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增加有关。前些年,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不多,所以在文化成绩等方面要求不是很高。现在,随着我国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增多,自然就会对其文化成绩等各方面要求要高一些。
●公示时间延长至年底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招办、有关高校、中学应分别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各县级招办和中学分别在其所在地公示本地区、本校享受照顾政策类别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以及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测试合格考生等名单。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中学要按规定对申报高考加分的考生及其项目进行公示。县级招办和中学公示的考生有关信息,上报前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当年8月底。省招办公示的考生信息保留至当年年底。
解读:公示时间延长,这是对作弊考生的威慑。有时候,由于信息不畅通,极少数造假考生得以混进大学。
●高校、高中严重作假暂停招生
今年我省严肃查处报名、考试、录取等环节中发生的各类违规行为,考生的违规事实须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考生以虚报、隐瞒或伪造、编造有关材料,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考试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以及使用其他欺诈手段,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或录取资格的,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由高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户籍所在地。凡在涉及高校招生的各类考试及加分项目中弄虚作假、骗取相关资格的考生,何时查实何时处理。
对在考试、录取过程中严重违背招生诚信、破坏招生秩序的高校或高级中等学校,由教育部或经教育部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及《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相关规章的规定,视情节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限制招生、暂停招生、取消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对严重违规招生的学校负责人将追究其领导责任。
解读:这说明以前的一些举措,不足以威慑极少数高中、高校弄虚作假。于是就加大了对违背招生诚信、破坏招生秩序的高校和高中的处罚力度,从而给考生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
●按办学成本收费专业可降批次录取
第一批本科至第四批高职高专(一)中少数院校按办学成本收费的专业,根据院校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可以安排在下一批次(或下一时间段)录取。
解读:高校按办学成本收费的专业,多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些专业由于学费很贵,报考的学生就少。这里面不包括独立学院。
●高考体检不查乙肝五项
根据教育部的政策,在今年的高招体检中不再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仅对高考考生进行转氨酶一项肝功能检测。
解读:这是今年高考体检的重大变化。这一人性化的改革,真正做到了保护乙肝学生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