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湖北高考 - 正文

 
湖北武汉一线骨干教师评析2010年高三四月调考试题
来源:武汉晚报 2010-4-24 12:09:01 【字体:小 大】
湖北武汉一线骨干教师评析2010年高三四月调考试题

一线骨干教师评析高三四月调考 
 
 
 
院校文字链接
 
 
  
    物理:

    结构合理

    难易适当

    点评: 陈细发

    一、试题分析

    试题科学规范,结构合理,覆盖面宽,突出了主干知识,难易适当。试题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科内综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实验能力,物理建模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应用教学知识能力和考查。试题多处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凸现了以能力和问题立意,符合高考命题趋势,较好地体现了调研、诊断功能,高考导向作用明显。

    二、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勤总结、善归纳,做到分散知识系统化,系统知识规律化,规律知识熟练化。

    2.查漏补缺,清除知识盲点。对考纲中涉及的知识不要留有死角,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3.训练限时,提高解题能力。要有速度就是分数的观点。不要陷入题海战术,题在精而不在多,重视审题技巧,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

    4.规范答题,强化得分意识。力求会做的题不丢分,不会做的题力争多得分。

    政治:

    贴近生活

    关注热点

    点评:政治备课组长 蔡福林

    1.启迪思维,考察能力

    24题的计算,25题的迁移,既考查知识,又考察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2. 强调数据、图表、图画的认知和解读

    如:27题和38题的图、30题的国画、39题的数据,要求学生认真比较、研判和解读。

    3.凸显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

    如29题海明威的创作原则、30题齐白石的国画、31题圣人孔子的言论,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思考。

    4.贴近生活,关注民生

    居民存款储蓄、乙肝歧视、植入式广告、扩大内需等内容的考察体现这一要求。

    5.关注热点,突出主干,贴近高考

    如25、26题的“三农问题”、27题的宏观调控、33、34题的服务型政府和依法治国、35题的气候问题、38题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9题的城镇化建设,既有长效热点,又有最新热点,通过设置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的主干知识,引起学生关注与思考。

    点评:地理备课组长 齐欢庆

    1.图表丰富,强调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试题涉及图表达16幅之多,是历届调考最多之一,主要考查从抽象性、概括性的地图、图像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强调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类比、综合,突出考查学生读图应用能力,强化了空间认知并展开分析、演绎、比较等思维,充分体现了地理第二语言——图表的特色。

    2.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考核

    试题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图表为载体,从中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转化、整合进行实际问题的剖析与探讨(如选择题1,2题),突出考查学生地理综合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分析应用能力等地理技能。试题较新颖,与高考要求相吻合。

    3.立足主干知识,突出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考查

    如选择题3,4,5题,运用洋流运动原理推理洋流、风向强弱和相关气候等问题;选择题6,7,8题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涉及的问题和应用;选择题9,10,11题利用地球运动原理推断空间想象能力、地理智力。该类知识均为主干知识。

    4.应用案例分析解决区域问题,体现学科特色

    试题强调了对问题的探究,如非选择题36题、39题(1)(2)问就是从不同角度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索、比较与融合、阐述与评价实际热点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特有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凸显了大纲的“有用地理”,彰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点评:英语备课组长 金红忠

    总的难度低于2009年高考题,注重基础,题材新颖。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对最后冲刺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听力题材贴近日常生活,注重交际,除了最后一段独白外,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不难应对。

    多项选择,强调词汇的识记,注重语境的创设。选词覆盖面广,涉及了一些近几年的考纲补充词汇,如reserve, sneeze, accumulate,以及旧词新义,如reduce to ruins,但大多词汇来源于课本尤其是高三课本,因此回归课本,让词汇在语境中重现,保持语感大有必要。

    完形填空难度贴近2009高考卷,文章很有教育意义。设题体现了完形命题原则——联系上下文找答案,如33、45题等。同时也注重课本知识的重现,如49题所在句子表达愿望的句型来源于高三册。

    阅读理解得分相对容易。只有53题和67题需要推理。最后阶段适量的真题限时训练能确保高考的速度与准确率。

    完成句子题突出语法,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非谓语动词、时态、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感叹句、倒装等重要的语法点的运用能力。

    作文题目“介绍春晚”,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并要求自由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晚节目,属半开放题材,发挥空间很大。能够较好地拉开区分度。经典句型的积累能为书面表达添彩。

    点评:历史备课组长 孙继业

    四月调考历史试题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设置新情景、新材料,既考查了历史学科能力,又彰显了鉴古知今的史学功能;充分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的要求。其对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首先,试题主要从历史阶段特征、事件发展线索、历史的联系和比较、以及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等角度设问,重点考查依托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加强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如第12、15、16、18、19题,仅仅靠死记硬背很难得分。

    其次,试题不仅从文明史观、世界史观、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方面加强了与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而且还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从能力方面也与新课程的要求接轨。如第14、20、22、37题,还是历史旧思维很难得分。

    最后,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主观题37题,其答案一部分来自材料,需要从材料总结归纳;另一部分来自教材,需要回归教材目录进行发散思维,做到要点全面。这就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这样,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平时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又突出了对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不够很难得分。

    点评:生物教研组组长 熊北顺

    与去年四月调考比较,今年试卷有所变化。体现在一是非选择题由原来的两道题变为四道题,知识覆盖面广;二是难度下调;三是题干长度适中,阅读量不算太大,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

    试题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如31题和34题内容分别与运动员的血糖调节、温室效应等有关。涉及教材中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等重点章节内容。

    重视基本能力,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第1小题,考查了学科内综合能力(涉及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等内容)。33题,考查了表达能力(说明理由)、推理能力(进行有关的概率计算)。34题,注重了对获取信息能力(如识图能力)的考查。

    非选择题34题涉及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原理结果的预测和分析等探究实验内容,突出考查了考纲中“能用恰当的实验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要求。

    备考建议

    1.研究考纲,回归课本。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3.重视基本实验,提高分析能力。

    4.进行应试技巧训练。

    点评:化学备课组组长 汪东才

    1、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化学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针对性强,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难、怪题。

    2、试题注重能力立意,强调学科内知识的运用。突出了对反应热、图形、图表、电化学等知识考查,问题的设问合理,区分度较好。

    3、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明显。将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高科技、新能源、环境问题等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渗透了一些新理念。

    4、试题加大了对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考查力度,符合高考的命题趋势,对后阶段的化学复习备考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