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都是考生及家长最为挠头、最为焦心而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影响志愿的变数很多,确定具体的志愿学校和志愿专业及顺序更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
填报志愿也“有章可循”
1、知己知彼
考生实事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所以量身填报志愿非常重要,首先是分析待选择院校的投档线水平,估计自己条件够得上的学校才予以列选。
2、考虑个人志向和兴趣
志向和兴趣隐藏着学习的动力,符合自己的事,做起来便有兴趣,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有毅力、有持久的动力去做好。但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志向在哪里,越具体,志愿的目标指向也越明确。
3、选准第一志愿
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各录取批的第一志愿,如果填报不好,可能这一批志愿都要落空。大量事实证明,各个院校及各个大学的每个系,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4、稳妥填报第二志愿
名校或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很高,但并不是所有本科院校都拒绝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对于那些分数高又无十足把握上第一志愿的考生,可考虑填报一些特意为高分第二志愿的考生留出名额的重点院校甚至名牌高校。对于分数达到一本的考生,选填第二志愿时在“赌”的同时,也要做好“输光”的心理准备。
5、注意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在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中,可以填报与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相当甚至还要高的院校;以第一志愿估计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平行志愿的选报对象,有志愿级差的另当别论。
6、有合理梯度
所谓“梯度”要合理就是指在报同一批院校的志愿时,必须选择第一、二、三志愿院校之间的录取分数有足够的差距,以确保前面志愿落空时,后续志愿能发挥作用。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也要按“冷”、“热”拉开档次,避开填报地域相近,声誉相当的院校。
7、慎填“服从分配”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服从”栏有利防止不应出现的落选问题。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辽宁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上学成本报志愿也得考虑
考生准确估分后,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填报志愿。6月10日,省招办提醒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规定可循,要了解备选院校近年来招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还有掌握《体检标准》,确定有无限报专业。此外,升学、就业、上学成本等因素也要综合考虑。
今年高考志愿设置没变化
今年,辽宁省高考志愿设置没有变化。普通类考生,志愿设置包括提前批次(含本科和专科)设2个有序志愿和无条件的批次服从志愿;一批本科A段、B段录取院校均设3个平行志愿;二批本科、三批本科和专科(高职专科)录取院校均设2个有序志愿和7个平行参考志愿。提前批次(含本科和专科)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其他批次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艺术类一批本科录取院校只设1个院校志愿;体育类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和专科(高职)批次录取院校均设1个第一院校志愿、2个平行的参考志愿和无条件的批次服从志愿和无条件的批次服从志愿;三批本科只设1个院校志愿。
报志愿要考虑这些因素
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了解哪些信息?省招办提醒,一般来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前首先是要了解招生形式,包括今年全省招生改革的政策调整、新的管理办法以及各批次各科类的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还有一些招生政策,比如全省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先录取照顾政策、录取程序、各批次投档办法等等。
其次,也要多关注高校的招生简章,还有各批次分数线和院校调档线,建议考生和家长注意收集和研究近年来全省各批次分数线和各校园在辽宁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等信息。
合理搭配专业志愿
相对于志愿优先录取方式的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确实可以降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风险,不过省招办提醒,平行志愿本身也并非灵丹妙药,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风险。
省招办表示,高校择优录取原则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因此超过招生计划数的部分已投档考生就面临正常落榜的风险。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一定要慎重,要合理搭配专业志愿,并尽量填写“服从专业调配”之类。另外,有些高考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细读高校招生章程,弄清哪些专业有特殊政策限制。另外,平行志愿之间一定要有梯度,拉开档次。也就是说,后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数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数低才有意义。
慎重填报服从志愿
第二志愿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在每一个批次(除普通类一批本科外)中填在第二位的学校志愿。它是考生除第一志愿外自己较为满意的学校志愿。当考生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能如愿时,第二志愿就成为考生首选。
此外,省招办提醒考生应慎重填报参考志愿,也要更慎重填报服从志愿。服从志愿有利于防止不应出现的落选问题,但当考生一旦填报了服从志愿,就有可能被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任意一所高校或专业录取。
记者丁宁 李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