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高考”能否渐行渐近
到底该如何给高中学习减负,给高考减压?顺应素质教育的高校选拔模式能否实现?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要真正体现学生的素质,突出学生特点,关键还在于打破高考单一标准、改革当前人才选拔模式,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为根据人才特点多元化选择。
济南考生家长李文茜认为,当前高校对学生的选拔和录取,主要是根据学校自己的招生计划设定一个框架,很少考虑学生的特点。高校应当建立更加宽松的人才认定标准,根据人才特点进行招录。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教师苗桂波认为,高考命题的前提是照顾大多数考生,因此需要一种能照顾到不同学生个性的选拔方式,让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而不是对所有学生实行单一标准。
苗桂波说,高中教育已为大学提供了多样化选拔的可能性,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自主招生。如何打破在人才选拔关口的限制、促进高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和人才多样化的发展,找到公平、公正并且适合现代教育的人才选拔模式,是高校和教育部门应研究的命题。
据了解,山东省仍在探索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今年,将继续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选拔体系中的作用,扩大专家参与招生录取试点的范围与参与度,试点将由两所扩大到10所本科高校。此外,今年起新入学高中生不分文理科,2014年的高考也将进行改革。山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高考改革的原则是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考试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