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四川高考 - 正文

 
关于四川2010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来源:四川招生考试院 2010-6-13 7:32:03 【字体:小 大】
关于公布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的说明

根据省招考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关于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专项测试及资格认定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23号)规定,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组织专家制订了《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按照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公开公示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16号)文件精神,现予以公布。
 
四 川 省 教 育 考 试 院
二○一○年六月十二日
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
 
乒乓 球 测 试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                  20分
(二)下旋转上旋1/2台走动攻(拉)        30分
(三)走动攻(拉)动作技评                20分
(四)比赛成绩                            30分
二、测试方法及要求
(一)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
1、测试方法:在四米距离内用并步或滑步(用交叉步移动无效),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单手触摸球台30次,计时间。
2、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下旋转上旋1/2台走动攻(拉)
1、测试方法:考生在侧身位发正手下旋球后,将对方回搓到左1/2台的下旋球,侧身用正手将球拉起,然后以中等力量在1/2台区域内不定点地连续走动攻(拉),不得轻打(拉),否则算失分。
2、成绩评定:满分为30分。每个球连续攻3板以上者得1分,每个球连续攻5板以上者得3分。每个考生有10个球机会,累计得分为最后成绩。
(三)走动攻(拉)动作技评
1、测试方法:从考生基本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击球的质量、步法的移动速度、控制球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由3—5名考评员进行测评,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2、成绩评定:按20分制评分,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四)比赛成绩
1、测试方法:分别组织男、女考生进行单打比赛,每场比赛采用一局一胜制,11分一局。
2、成绩评定:根据比赛中考生技战术运用能力,由3—5名考评员进行考核,评定出考生成绩等级和顺序。成绩评定见《比赛测试评分表》。
三、评分标准
(一)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定量评分表
分数
时   间
分数
时   间
20
30″
35″
10
40″
45″
19
31″
36″
9
41″
46″
18
32″
37″
8
42″
47″
17
33″
38″
7
43″
48″
16
34″
39″
6
44″
49″
15
35″
40″
5
45″
50″
14
36″
41″
4
46″
51″
13
37″
42″
3
47″
52″
12
38″
43″
2
48″
53″
11
39″
44″
1
49″
54″
(二)走动攻(拉)技术评定
 分值
内容
20——16
15.9——12
11.5——8
8.0以下
走动攻(拉)动作技评
1.步法移动快
2.动作协调连续性好,发力集中
3.击球弧线低速度快,落点稳定
4.控制球能力强
1.步法移动较快
2.动作较协调
3.击球质量较好
4.控制球能力较强
1.步法移动较慢
2.动作基本协调
3.击球质量一般
4.控制球能力一般
1.步法移动慢
2.动作不协调
3.击球质量不高
4.控制球能力差
 
(三)比赛测试评分表  
比赛成绩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25~30
第一等级
9~12
第四等级
19~24
第二等级
5~8
第五等级
13~18
第三等级
1~4
第六等级
注:考生在考试时所用球拍需自备。
 
羽毛球测试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前后左右移动          (20分)
(二)击打高远球           (30分)
(三)击打高远球动作技评    (20分)
(四)实战水平              (3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前后左右移动
1、测试方法:测试者站在场地右侧单打底线以外(不持球拍)先进行前后移动,再进行左右移动。
前后移动:听到口令(同时开表)后,直线上网,单手触网顶白线后,直线后退踩底线算一个来回,反复进行5次。第5次上网触网后,后退踩底线同时双脚出单打边线,并接着做5次左右移动。
左右移动:当完成前后移动后采用向左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左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面向网转身,然后用向右侧移动的步法至场地右侧单打边线处,用持拍手触单打边线,为完成一次左右移动。如此反复进行5次。当完成5次触线时停表,计算时间。
2、成绩评定:按所用时间长短评定成绩,满分2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击打高远球
1、测试方法:由考评员发后场高远球,测试者站在左(右)场区双打后发球线外,向对方场区划定的得分区域(单打后场线至场内60厘米)击打高远球(10直线、10斜线),计成功次数。
2、成绩评定:满分30分,成功一次计1.5分。
(三)击打高远球技术评定
1、测试方法:从考生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控制球的能力等分别进行考核。
2、成绩评定:由3名考评员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考生的最后得分,按20分制评分,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四)实战水平
1、测试方法:每2人一场地,进行单打比赛,比赛采用21分制,一局决出胜负。
2、成绩评定:根据比赛中考生技战术运用能力,3—5名考评员进行考核,评定出考生成绩等级和顺序。满分30分,成绩评定见测试评分表。
三、评分标准:
(一)前后左右移动定量评分表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秒数
分数
36″
20
42″
10
38″
20
44″
10
36″3
19.5
42″3
9.5
38″3
19.5
44″3
9.5
36″6
19
42″6
9
38″6
19
44″6
9
36″9
18.5
42″9
8.5
38″9
18.5
44″9
8.5
37″2
18
43″2
8
39″2
18
45″2
8
37″5
17.5
43″5
7.5
39″5
17.5
45″5
7.5
37″8
17
43″8
7
39″8
17
45″8
7
38″1
16.5
44″1
6.5
40″1
16.5
46″1
6.5
38″4
16
44″4
6
40″4
16
46″4
6
38″7
15.5
44″7
5.5
40″7
15.5
46″7
5.5
39″
15
45″
5
41″
15
47″
5
39″3
14.5
45″3
4.5
41″3
14.5
47″3
4.5
39″6
14
45″6
   4
41″6
14
47″6
   4
39″9
13.5
45″9
3.5
41″9
13.5
47″9
3.5
40″2
13
46″2
3
42″2
13
48″2
3
40″5
12.5
46″5
2.5
42″5
12.5
48″5
2.5
40″8
12
46″8
2
42″8
12
48″8
2
41″1
11.5
47″1
1.5
43″1
11.5
49″1
1.5
41″4
11
47″4
1
43″4
11
49″4
1
41″7
10.5
48″
0
43″7
10.5
50″
0
 
(二)平高球打后场技术定性评分表

   分值
内容
20—16
15.9—12
11.9—8.0
7.9—0
技术动作定性评价
1、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发力连贯协调,动作
自然、流畅;
2、脚步移动迅速,重心稳定;
3、动作要领掌握好
1、技术动作比较规范,发力较为连贯协调,动作自然、流畅;
2、脚步移动较为迅速,重心稳定;
3、动作要领掌握好
1、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发力基本连贯协调,动作较为僵硬;
2、脚步移动较慢;
3、动作要领掌握情况一般
1、技术动作错误,发力连贯性差,动作僵硬;
2、脚步移动慢,重心不稳定;
动作要领掌握情况差
 

 
(三)实战水平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
比      赛      成       绩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30 — 21
第一等级
10 — 8.2
第四等级
20 — 15.5
第二等级
8 — 6.2
第五等级
15 — 10.5
第三等级
6 - 4.2
第六等级
 
网 球 测 试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半场往返跑                      (20分)
(二)正、反拍抽球                    (30分)
(三)正、反拍抽球动作技评            (20分)
(四)比赛成绩                        (3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半场往返跑
1、测试方法:考生站在底线中线处,分别逆时针逐次向半场7个点进行折返跑,每到一点必须单手触到设定的标志(如图),计算所需时间。
2、成绩评定:按所用时间长短评定成绩,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正反拍抽球
1、测试方法:考生站在底线附近,陪练在场地对侧供球到考生正、反手半区位置,每个考生正、反手各打5个直线、5个斜线球(正、反手斜或直线以左右半场单打区划分)。共20个球。
2、成绩评定:打到界内并在指定半场内得1.5分,正反手各15分,回球错区或界外不得分。
(三)正反拍抽球动作技评
1、测试方法:从考生基本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击球的速度和旋转,步法的移动调整能力,控制球的能力等分别进行考核。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考生的最后得分,按20分制评分,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四)比赛成绩
1、测试方法:每2人一场地,进行单打比赛,比赛采用7分决胜制。
2、成绩评定:根据比赛中考生技战术运用能力,由3—5名考评员进行考核,评定出考生成绩等级和顺序。成绩评定见比赛测试评分表。
三、评分标准
(一)正反拍抽球定性测试评分表
测试内容
20——16
15.9——12
11.9——8
8.0分以下
正反拍
抽球动作
技评
1、动作连贯协调,发力自然流畅;
2、步法移动快,重心稳定;
3、控制球的能力强
1、动作较连贯协调,发力较自然流畅;
2、击球速度较快且上旋较强;
3、控制球能力较强
1、动作基本连贯,发力基本流畅;
2、击球速度一般;
3、步法移动较慢,重心稳定性一般;
3、控制球能力一般
1、动作不连贯协调,发力不自然流畅;
2、击球速度慢且没有上旋;
3、步法移动慢,重心稳定性差;
3、控制球能力差
 
(二)半场往返跑定量测试评分表
半场往返跑
得分
成绩(秒)
20
30.0
34.0
19.4
30.1
34.1
18.8
30.2
34.2
18.2
30.3
34.3
17.6
30.4
34.4
17.0
30.5
34.5
16.4
30.6
34.6
15.8
30.7
34.7
15.2
30.8
34.8
14.6
30.9
34.9
14.0
31.0
35.0
13.4
31.1
35.1
12.8
31.2
35.2
12.2
31.3
35.3
11.6
31.4
35.4
11.0
31.5
35.5
10.4
31.6
35.6
9.8
31.7
35.7
9.2
31.8
35.8
8.6
31.9
35.9
8.0
32.0
36.0
7.4
32.1
36.1
6.8
32.2
36.2
6.2
32.3
36.3
5.6
32.4
36.4
5.0
32.5
36.5
4.4
32.6
36.6
3.8
32.7
36.7
3.2
32.8
36.8
2.6
32.9
36.9
2.0
33.0
37.0
1.4
33.1
37.1
0.8
33.2
37.2
0.2
33.3
37.3
 
(三)比赛测试评分表
比      赛      成       绩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30 — 21
第一等级
10 — 8.2
第四等级
20 — 15.5
第二等级
8 — 6.2
第五等级
15 — 10.5
第三等级
6 - 4.2
第六等级
 
武术测试(套路)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立定跳远       (10分)
(二)          10分)
(三)专项技术能力:拳术40分、器械40分(共8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立定跳远: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劈叉(左右腿前后纵劈叉):在地板或在地毯上完成,用尺测量胯部与地面的距离。要求腿、臀部及髋部全部着地,脚尖膝盖伸直,前后腿成一条直线,姿态准确。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三)专项技术能力
1)测试内容:拳术、器械各一套。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传统拳等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在自选器械、传统器械中任选一种器械进行考试。
注:太极拳类项目的考生只能任选一项太极拳或太极器械。如选太极拳,则不能再选太级器械进行考试,反之亦然。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完成整套的时间规定:
拳术类套路:长拳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20秒;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2—3分钟;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器械类套路:自选类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20秒;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3)成绩评定
考评员参照196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根据考生现场发挥情况,进行整体评分。
②由3—5名考评员,公开示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成绩的平均分为整套动作的得分。
拳术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满分为40分,按10分制评分,然后进行换算。
器械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满分为40分,按10分制评分,然后进行换算。
三、评分标准
(一)定量测试内容评分表
立定跳远
劈叉
男子
女子
差度
(cm)
分数
差度
(cm)
分数
差度
(cm)
分数
差度
(cm)
分数
差度
(cm)
分数
300cm
10.0
230cm
10.0
0
10.0
11
7.8
22
5.0
290cm
9.0
220cm
9.0
1
9.8
12
7.6
23
4.5
280cm
8.0
210cm
8.0
2
9.6
13
7.4
24
4.0
270cm
7.0
200cm
7.0
3
9.4
14
7.2
25
3.5
260cm
6.0
190cm
6.0
4
9.2
15
7.0
26
3.0
250cm
5.0
180cm
5.0
5
9.0
16
6.8
27
2.5
240cm
4.0
170cm
4.0
6
8.8
17
6.6
28
2.0
230cm
3.0
160cm
3.0
7
8.6
18
6.4
29
1.5
220cm
2.0
150cm
2.0
8
8.4
19
6.2
30
1.0
210cm
1.0
140cm
1.0
9
8.2
20
6.0
31
0
200cm
0
130cm
0
10
8.0
21
5.5
 
 
 
(二)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

名称
要   求
标准
分值
总分
姿势正确,方法清楚,
动作协调,劲力顺达,
精神贯注,节奏分明,
内容充实,特点突出。
优秀
良好
及格
9-10
8-8.9
7-7.9
6-6.9
10
姿势正确,方法清楚,
身械协调,力点准确,
精神贯注,节奏分明,
内容充实,特点突出。
优秀
良好
及格
9-10
8-8.9
7-7.9
6-6.9
10
备注:(1)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将在该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除应扣分数。自选类和传统类套路时间不足规定时间达2秒以上,4秒以内扣0.1分,4秒以上6秒以内扣0.2分,依此类推。太极拳类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达5秒以上10秒以内扣0.1分,10秒以上15秒以内扣0.2分,依此类推。(2)拳术、器械套路6分以下为不及格。

注:套路测试在8×14米的场地上进行。
 
武术测试(散打)
一、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立定三级蛙跳                 20分)
(二)拳腿跌组合                   40分)
(三)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立定三级蛙跳
1、测试方法:
1)两脚立于起跳线后原地起跳,不能踩线,不能有预跳,起跳后连跳三次,中间不能有停顿,以最后一跳落地时身体最近触地点为测量点。
2)以距起跳线最近落地点到起跳线进行垂直丈量,计取成绩。每名考生跳2次,取最好成绩。
2、成绩评定:
1)满分为20分。根据最好成绩进行成绩评定。
2)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拳腿跌组合
1、测试内容:
1)拳法包括:冲拳 贯拳 抄拳 弹拳 鞭拳
2)腿法包括:蹬腿 踹腿 鞭腿 勾腿 转身摆腿劈腿 扫腿
3)跌法包括:鱼跃抢背 前倒 腾空后倒
2、测试方法:
1)测试时间为30秒。
2)考生可自由进行散打动作的组合演练,但测试内容所规定的各种拳法、腿法、跌法必须出现一次以上。
3、成绩评定:
1)满分为40分。按40分制评分。由3-5名考评员评分,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最后得分。
2)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三)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
1、测试方法:按体重相近、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水平相当进行分级(实战分级,是根据考生在专项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确定)重新配对实战。要求考生穿戴护具(拳套、护头、护胸、护裆、护齿),按照配对后的排列顺序,序号奇数者为红方,穿红色护具;序号偶数者为黑方,穿黑色护具。双方实战1回合
2、成绩评定:
1)总分为40分。其中实战成绩,占20分;技战术意识、动作规范等综合能力分,占20分。由3—5名考评员评分,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作为考生的最后得分。
2)评分员根据考生在实战的胜负、临场技术表现、意志品质及对散打礼节的遵守情况等方面给予评判。
3)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三、评分标准
(一)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
分值
测试内容
40—35分
34—30分
29—24分
23分以下
拳腿跌组合
正确规范的完成5种拳法7种腿法3种跌法。动作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强。
较规范的完成5种拳法7种腿法3种跌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攻防意识较强。
基本完成5种拳法7种腿法3种跌法。动作基本符合规格要求、劲力协调、有攻防意识。
不能完成规定的5种拳法7种腿法3种跌法。动作规格较差、没有攻防意识。
 
 
分值
测试内容
20—16分
15—12分
11—8分
8分以下
技、战术综合运用能力
能正确运用和发挥技、战术;得分清晰有效;意志品质坚强;遵守礼节。
能较好运用和发挥技、战术;得分较明显;意志品质坚强;遵守礼节。
有一定的实战意识;能运用技、战术有效得分;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遵守礼节。
实战意识较差;不能有效地运用技、战术得分;意志品质一般;不遵守礼节。
 

实    战    成       绩
得分
等级
得分
等级
20 — 15
第一等级
10 — 5
第三等级
15 — 10
第二等级
5 — 0
第四等级

(二)立定三级蛙跳定量测试内容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20.00
9.00
7.80
9.75
6.70
5.50
19.75
8.95
7.75
9.50
6.60
5.40
19.50
8.90
7.70
9.25
6.50
5.30
19.25
8.85
7.65
9.00
6.40
5.20
19.00
8.80
7.60
8.75
6.30
5.10
18.75
8.75
7.55
8.50
6.20
5.00
18.50
8.70
7.50
8.25
6.10
4.90
18.25
8.65
7.45
8.00
6.00
4.80
18.00
8.60
7.40
7.75
5.90
4.70
17.75
8.55
7.35
7.50
5.80
4.60
17.50
8.50
7.30
7.25
5.70
4.50
17.25
8.45
7.25
7.00
5.60
4.40
17.00
8.40
7.20
6.75
5.50
4.30
16.75
8.35
7.15
6.50
5.40
4.20
16.50
8.30
7.10
6.25
5.30
4.10
16.25
8.25
7.05
6.00
5.20
4.00
16.00
8.20
7.00
5.75
5.10
3.90
15.75
8.15
6.95
5.50
5.00
3.80
15.50
8.10
6.90
5.25
4.90
3.70
15.25
8.05
6.85
5.00
4.80
3.60
15.00
8.00
6.80
4.75
4.70
3.50
14.75
7.95
6.75
4.50
4.60
3.40
14.50
7.90
6.70
4.25
4.50
3.30
14.25
7.85
6.65
4.00
4.40
3.20
14.00
7.80
6.60
3.75
4.30
3.10
13.75
7.75
6.55
3.50
4.20
3.00
13.50
7.70
6.50
3.25
4.10
2.90
13.25
7.65
6.45
3.00
4.00
2.80
13.00
7.60
6.40
2.75
3.90
2.70
12.75
7.55
6.35
2.50
3.80
2.60
12.50
7.50
6.30
2.25
3.70
2.50
12.25
7.45
6.25
2.00
3.60
2.40
12.00
7.40
6.20
1.75
3.50
2.30
11.75
7.35
6.15
1.50
3.40
2.20
11.50
7.30
6.10
1.25
3.30
2.10
11. 25
7.25
6.05
1.00
3.20
2.00
11.00
7.20
6.00
0.75
3.10
1.90
10.75
7.10
5.90
0.50
3.00
1.80
10.50
7.00
5.80
0.25
2.90
1.70
10.25
6.90
5.70
0.00
2.80
1.60
10.00
6.80
5.60
 
 
 
注:1、场地: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均在14×14米的地毯上进行;实战能力在擂台或地毯上进行。
2、器材:卷尺、秒表、哨子及三十套护具(护齿、护裆由考生自备)。
 
健美操测试
 
一、竞技健美操测试项目及分值

类别
基本形态
综合素质
专项技术
体   型
技术、技巧、难度动作组合
自编成套动作
形   象
分值
10
50
40

 
(一)基本形态测试(10分)
1.测试内容:体型、形象(10分);
2.测试方法:5——10名考生一组,同时上场;
3.评定标准:考评员目测考生身体各部分比例、形态和外貌,根据“三长一小”的标准综合评分。
(二)综合素质测试(50分)
1.测试内容:技术、技巧、难度动作组合;
2.测试方法:每位考生单独上场,展示一套自编动作组合,时间限定在40秒以内。
(3)评定标准
1.技术动作:跳步、转体、平衡、大踢腿等动作;
2.技巧动作:倒立、软翻、滚翻、空翻、旋空翻等动作;
3.难度动作:竞技健美操规则难度表中的动作。
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类或综合三类动作,至少展示6个动作,组成自编组合,根据考生个人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评定。
(三)专项技术测试(40分)
1.测试内容:自编成套动作;
2.测试方法:考生在1分20秒内展示一套自编成套动作;
3.评定标准:从艺术感染力、技术、技巧、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以上考试成绩评定办法:4名考评员根据考生的自身条件和考试现场表现综合评定,独立打分,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取中间两个分的平均分为考生最后得分。
二、 大众健美操测试项目及分值
(一)基本技术测试五项:30分(每项6分)
1. 测试项目:V字步、侧交叉步、迈步点地、吸腿跳、开合跳五项各完成4×8拍动作。
2.评定标准:根据考生在落地缓冲、关节的弹动、力量及身体姿态的控制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五项测试内容得分相加为考生本项目最后得分。
优秀6.05.0;良好4.5—3.5;一般3.02.0分;不合格2.0分以下。
(二)身体素质测试三项:30分
1.测试项目:纵劈腿、高踢腿、俯卧撑。
2.动作要求及评定标准:
(1)纵劈腿(12分):考生两腿前后分开与地面贴成一直线,上体正直。计量后大腿根部离地面的距离。离地面每3厘米扣1分。左右腿各做一次。
(2)高踢腿(8分):考生原地两腿依次向前踢腿8次(左右交替为1次),踢腿高度在120度以上,支撑腿做弹动性跳步,上体正直,姿态优美。 未达动作标准及要求,每次扣1分。
(3)俯卧撑(10分):考生做俯卧撑动作,要求屈臂时肩平于肘(开肘、夹肘均可),身体始终平直,头颈自然伸直。 10秒钟计数,男生完成10次,女生完成5次为满分;每少做1次1分。
(三)专项技术测试: 40分
1.测试项目:自选比赛套路两个组合(每个组合8X8拍),跟音乐完成(音乐随机播放)。
2.评定标准:根据考生完成动作的质量(技术、技巧、难度动作以及艺术表现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四个等级(本项测试得分低于24分将判定考生整个测试不合格):
优秀40—35分;良好34—30;一般29—24;不合格 24分以下。
三、注意事项
(一)考生需身着与所选内容相符合的服装;
(二)考生不得佩戴任何装饰物;
(三)自编成套动作所用音乐由考生自备CD盘,并且CD盘上仅有本次考试所用音乐。考试中如发生CD盘音质不清等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
(四)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因自身原因中断或失误,不得重做;
(五)场地规格10M×10M地毯。
 
 篮 球 测 试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一)助跑单脚起跳摸高                20
(二)投篮——自投自抢                20
(三)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20
(四)实战能力                        40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助跑单脚起跳摸高
方法:助跑单脚起跳摸高,计摸到的最高点为其成绩。每人测2次,计取最好成绩(精确到厘米)。
要求:必须单手摸高,但助跑距离不受限制。
(二)投篮——自投自抢
方法: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以5.5为半径划一圆弧,在此弧线外投篮,计1分钟自投自抢的中篮数目。每人测2次,计其中一次最好成绩。
要求:投篮必须在弧线外,不准踩线,踩线投中无效。
(三)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方法:在篮球场上画3个直径为0.8的圆,分别标号为。其中的圆心距临近的边线3、距各自临近的端线6定位在中线上,圆心距临近的边线4
测试者在球场端线外中点处站立,面向球场,一脚踩中点。开表开始用右手运球运向处,在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向方向运球,至处做左手后转身运球变向,换右手运球至处,做跨下运球换左手运球,然后左手上篮。抢篮板球后,用左手运球返回处,做背后运球,换右手运球至处,用右手做后转身运球变向,运球至做左手跨下运球后右手运球,然后右手上篮。得球后做同样动作再重复一次,投中篮或球碰篮筐停表。每人测两次,计其中1次最好成绩(精确到0.1秒,按四舍五入计分)。
要求:在做运球变向时,必须任意一脚踩到圆圈线或圆圈内地面,变向动作失败要在原地补做。运球上篮动作必须连贯,投篮不中不补篮,每次投篮不中从此项达标总分中扣2.0分;上篮手错误扣2分;未踩到圆圈扣1分;远离圆圈超过0.5米判违例,失去当次测试机会。
投篮路线如下图所示:

 

(四)实战能力
方法:将考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由3—5名考评员独立评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得分为最后得分,满分为40分。
要求:在1名执行裁判的组织下按照常规规则进行比赛。
三、评分标准
 
(一)定性指标(实战能力)评分表
   标
 
 
 
 
 
 
 
 
战 
能 
 
40
 
 
技术
规格
(15分)
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
(15—13)
动作正确,协调
 
(12.9—11)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
 
(10.9—9)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
 
(8.9分以下)
技术
运用
(15分)
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好
(15—13)
技术运用效果好
 
(12.9—11)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
(10.9—9)
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
(8.9分以下)
战术
意识
(10分)
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10—8.6)
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8.5—7.6)
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7.5—6)
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差
 
(5.9分以下)
 
 
 
 
 
 
 
 
 
 
 (二)定量指标评分标准
 
项目
运    球
(20分)
摸    高
(20分)
投    篮
(20分)
男 子
女 子
男 子
女 子
男 子
女 子
成 绩
(秒)
成 绩
(秒)
成 绩
(m)
 分
成 绩
(m)
成 绩
(个)
成 绩
(个)
 
 
 
 
 
 
 
 
 
 
 
 
 
 
 
 
 
 
38〞
20
44〞
3.25
20
2.90
8
20
8
38.5〞
19.5
44.5〞
3.24
19
2.88
7
18
7
39〞
19
45〞
3.22
18
2.86
6
17
6
39.5〞
18.5
45.5〞
3.20
17
2.84
5
16
5
40〞
18
46〞
3.18
16.5
2.81
4
14
4
41〞
17.5
47〞
3.16
16
2.78
3
12
3
42〞
17
48〞
3.14
15.5
2.75
2
8
2
43〞
16.5
49〞
3.12
15
2.72
1
4
1
44〞
16
50〞
3.10
14.5
2.69
 
 
 
46〞
15.5
52〞
3.08
14
2.66
 
 
 
48〞
15
54〞
3.06
13.5
2.63
 
 
 
50〞
14.5
56〞
3.04
13
2.60
 
 
 
52〞
14
58〞
3.02
12.5
2.57
 
 
 
54〞
13.5
60〞
3.00
12
2.54
 
 
 
56〞
13
62〞
2.98
11.5
2.51
 
 
 
58〞
12.5
64〞
2.96
11
2.48
 
 
 
60〞
12
66〞
2.94
10.5
2.45
 
 
 
62〞
11.5
68〞
2.92
10
2.42
 
 
 
64〞
11
70〞
2.90
9.5
2.39
 
 
 
66〞
10.5
72〞
2.88
9
2.36
 
 
 
68〞
10
74〞
2.86
8
2.33
 
 
 
70〞
9.5
76〞
2.84
7
2.30
 
 
 
71〞
9
77〞
2.82
6
2.27
 
 
 
72〞
8.5
78〞
2.80
5
2.24
 
 
 
73〞
8
79〞
2.78
4
2.21
 
 
 
74〞
7.5
80〞
2.76
3
2.18
 
 
 
75〞
7
81〞
2.70
0
2.12
 
 
 
 
 
 
 
 
 
 
 
 
 
 
 
 
 排球测试
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
(一)助跑摸高(双脚起跳)         20分)
(二)发球                         20分)
(三)四号位扣球                   20分)
(四)实战能力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助跑摸高(双脚起跳)
1.测试方法:考生助跑双脚起跳单手摸有固定标尺的高物,记下绝对高度。
2.成绩评定:每人2次摸高机会,以最高1次计算成绩。成绩评定见评分表。
助跑摸高成绩评分表
单位:米
成绩(男)
成绩(女)
分值
成绩(男)
成绩(女)
分值
3.10
2.85
20
3.00
2.75
10
3.09
2.84
19
2.99
2.74
9
3.08
2.83
18
2.98
2.73
8
3.07
2.82
17
2.97
2.72
7
3.06
2.81
16
2.96
2.71
6
3.05
2.80
15
2.95
2.70
5
3.04
2.79
14
2.94
2.69
4
3.03
2.78
13
2.93
2.68
3
3.02
2.77
12
2.92
2.67
2
3.01
2.76
11
2.91
2.66
1
(二)发球
1.测试方法:考生持球在端线后,每人连续发球10次。要求发球有速度有力量效果好,落点在对方场区内,记录符合要求的发球总次数。
2.成绩评定:发球飞行速度慢、力量小酌情扣分,未发至对方场区内为发球失误无分。发球成功一次得2分,成功次数相加为该项成绩(不符合到位要求的次数扣除)。
(三)四号位扣球
1.测试方法:考生自己选定扣球位置。如下图,由主考人或考生(二传)在3号位传球,考生在4号位自己给一传后助跑起跳扣球。
每个考生连续扣5次直线,再连续扣5次斜线,共扣球10次。
2.成绩评定:
(1)直线扣球评分:
① 落点在1.5米小直线区内,有一定力量,2分;
② 落点在1.5米大直线区内,有一定力量,1.5分。
(2)斜线扣球评分:
① 落点在小斜线区内,有一定力量,3分;
② 落点在大斜线区内,有一定力量,2分。
③ 落点在场内其它区域,较有力度,1分。
(四)实战能力
1.测试方法:根据考生人数,将考生分为不同的组(队),分别进行六对六或四对四的比赛,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4对4比赛时,吊球需吊入对方限制线以后。男生要求后排进攻,女生要求远网进攻,其他规定同正式比赛相同。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包括判断取位接应配合能力击球方向和位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满分为40分。成绩评定见评分表。
分值
指标
40—34
33—27
26—21
20—0
技术运用
能合理地运用发﹑传﹑扣﹑垫﹑拦网各项技术,效果很好
能较合理地运用发垫、扣拦各项技术,效果较好。
技术运用基本合理,效果一般。
技术运用不合理,效果较差。
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很强,实战效果很好。
战术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战术意识一般,实战效果一般。
战术意识较差,实战效果较差。
 
足 球 测 试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1.5—25米折返跑               (20分)
2.传准                        (20分)
3.20米运射                    (20分)
4.实践能力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5—25米折返跑
测试方法:从起跑线处向场内直线延伸,分别在510152025处各设置一个标识物。考生在起跑线处站立式起跑,脚动开表,考生必须按规定依次用手击倒标识物,并完成所有折返距离跑回起跑线处时停表。每人一次机会。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二)传准
1.测试方法:从起点线向场内垂直向前分别在202530处画圆心,分别以半径0.511.522.5画五个同心圆为传准目标。考生向各个目标传球2次,脚法不限。
2.评分方法:
20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向内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
25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向内分别为:2分、3分、4分、5分、6分;
30处的目标分值:由外向内分别为:3分、4分、5分、6分、7分。
(三)20运球射门
1. 测试方法:以罚球区线的中点心点为界,垂直向场内延伸20处画一条6长的线为起点线,从起点线处运球绕过8根杆后起脚射门。(如图所示)
 
2.成绩评定:球放在起始线上,球动开表,运球者运球依次绕过所有标志杆后射门,在球越过球门线瞬间停表,球没有进入球门无成绩(包括球打在球门立柱和横梁上),漏过标志杆无成绩。每人3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为最后成绩。
(四)实战能力
1.测试方法:根据考生人数,将考生分为不同的组(队),分别进行正式场地的比赛或小场地的比赛,对考生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以及战术意识、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按40分制评分,成绩评定见定性评分表。
(五)各项指标评分标准及权重


(一)男子定量评分表
指标
5-25米折返跑
传准
20米运射
 
 
 
成绩(秒)
得分
成绩(分)
得分
成绩(秒)
得分
31”00
20
26
20
8”00
20
31”50
19
25
19
8”50
19
32”00
18
24
18
9”00
18
32”50
17
23
17
9”50
17
33”00
16
22
16
10”00
16
33”50
15
21
15
10”50
15
34”00
14
20
14
11”00
14
34”50
13
19
13
11”50
13
35”00
12
18
12
12”00
12
35”50
11
17
11
12”50
11
36”00
10
16
10
13”00
10
36”50
9
15
9
13”50
9
37”00
8
14
8
14”00
8
37”50
7
13
7
14”50
7
38”00
6
12
6
15”00
6
 女子定量评分表
指标
5-25米折返跑
传准
20米运射
 
 
 
成绩(秒)
得分
成绩(分)
得分
成绩(秒)
得分
33”00
20
26
20
9”00
20
33”50
19
25
19
9”50
19
34”00
18
24
18
10”00
18
34”50
17
23
17
10”50
17
35”00
16
22
16
11”00
16
35”50
15
21
15
11”50
15
36”00
14
20
14
12”00
14
36”50
13
19
13
12”50
13
37”00
12
18
12
13”00
12
37”50
11
17
11
13”50
11
38”00
10
16
10
14”00
10
38”50
9
15
9
14”50
9
39”00
8
14
8
15”00
8
39”50
7
13
7
15”50
7
40”00
6
12
6
16”00
6
 (二)定性评分表
   分值
内容
40—34
33—27
26—21
20—0
战术能力强,意识好,技术动作规范,运用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能力较好,意识较好,技术动作规范,运用基本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能力一般,意识一般,技术动作基本规范,运用基本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能力一般,意识一般,技术动作不规范,运用不够正确,作风不顽强、心理状态不稳定。
注:参加足球专项考试的考生须穿胶鞋或胶钉足球鞋。


守门员测试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
1. 立定三级跳           20分)
2. 掷远与踢远           20分)
3. 扑接球               20分)
4. 实战能力             40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立定三级跳
1.测试方法:立定三级跳远。
2.成绩评定: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
(二)掷远与踢远
1.测试方法:在罚球区线上截取横宽15为测试场地的宽度,在横线的两个端点分别垂直向场内划两条平行直线,并标出距离数,此两条线的纵长为60以上。先采用手掷远,然后用脚发球踢远。
2.成绩评定:每人手发球掷远三次,脚发球踢远(采用踢凌空球、反弹球、定位球等方法不限)三次。各取手发球和脚发球其中最好一次成绩相加作为考生最后成绩。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男子定量评分表
立定三级跳远
掷远与踢远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距离(米)
20
8.2
12
6.6
20
80
19
8
11
6.4
18
75
18
7.8
10
6.2
16
70
17
7.6
9
6
14
65
16
7.4
8
5.8
12
60
15
7.2
7
5.6
10
55
14
7
6
5.4
8
50
13
6.8
 
 
6
45
女子定量评分表
立定三级跳远
掷远与踢远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距离(米)
20
6.8
12
5.4
20
60
19
6.6
11
5.2
18
55
18
6.4
10
5
16
50
17
6.2
9
4.8
14
45
16
6.0
8
4.6
12
40
15
6.1
7
4.4
10
35
14
5.8
6
4.2
8
30
13
5.6
 
 
6
25
 (三)扑接球
1.测试方法:考生守门,扑接位于罚球区线外射来的10个球,由3-5个考评员对其技术技能进行评定。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等级
分值
20-17
16-14
13-10
9—0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合理,选位意识好,身体移动快、协调。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较好,身体移动快、协调。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基本合理,身体移动较快、较协调。
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运用不合理,选位意识不合理,身体移动较慢、不太协调。
(四)实战能力
1.测试方法:根据考生人数,将考生分在不同的组(队)中,分别进行正式场地的比赛或小场地的比赛。
2.成绩评定:由3-5名考评员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及比赛作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等级
分值
40-34
33-27
26-21
20—0
战术能力强,意识好,技术动作规范,运用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能力较强,意识较好,技术动作规范,运用基本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战术能力一般,意识一般,技术动作基本规范,运用基本正确,作风顽强、心理状态较稳定。
战术能力一般,意识一般,技术动作不规范,运用不够正确,作风不顽强、心理状态不稳定。
注:参加足球守门员考试的考生须穿胶鞋或胶钉足球鞋。

附录:关于公布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尖子生加分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试行)的说明.doc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