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天津高考 - 正文

 
2010年天津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合理估分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6-10 21:52:27 【字体:小 大】
2010年天津高考志愿填报:填报志愿 分“梯度”留余地 如何合理估算高考分数 填报志愿为何要关注院校和专业“梯度”

 

填报志愿可分八个步骤

  1

  广泛了解政策和信息。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也就是志愿信息的收集过程。

  一个较好的志愿方案,一般须了解和掌握以下信息:招生政策、录取程序、全市的报考人数、高等院校在津招生计划数、考生所在学校近年来在全市高考中的位置、考生的学习成绩在本校的排名状况、与考生有关的招生工作时间安排(咨询会、家长会等)、填报志愿时间安排、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等。招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统计资料》《章程汇编》和各高校网站或咨询电话、中学和区县招办、招考资讯网站(www.zhaokao.net)及本市的新闻媒体等。

  2

  估算高考成绩。这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环节和基础。考试结束后,考生要认真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主观性试题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照参考答案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绩。

  3

  拟订初步志愿方案。在初步估算本人高考成绩、拟订个人专业志向和掌握本年度招生信息的基础上,确定若干套志愿方案。主要包括不同地域志愿方案,不同院校志愿方案,不同专业志愿方案,地域、院校、专业组合的综合方案等。

  4

  征得中学老师或有关招生机构人士的指导。考生一定要将拟订的志愿方案与班主任老师、中学领导及区县招办、高校招办等招生机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5

  家庭内部协商。现阶段,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制定一个良好、满意的志愿方案,进行家庭协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常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报考地点的选择问题,院校、专业与未来就业、升学的问题,上学期间的费用问题等。

  6

  依据初步拟订的志愿方案重点收集分析信息。按照排定的志愿方案,进一步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如拟报考院校近几年在本市的基本录取情况,包括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等,以及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有无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变化及院校的咨询情况。

  7

  确定报考志愿。在充分收集填报志愿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和家庭的实际状况,特别是本人的学习志向、高考估分,初步确定本人各批次的报考志愿。

  8

  最终填报志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是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的。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规范、准确地填写院校代码、专业代码等内容,文字、数字要清楚、工整,确保将自己的意愿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各分数段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现行的招生录取体制是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来分批次进行的,除非考生的高考成绩特别高,可以选择填报自己最喜欢的院校和专业,否则,都会遇到一个如何合理填报志愿的问题。

  这里以本科一批上线考生为例,从分数的角度来分析,供考生参考。

  高分段考生,名校优先,兼顾专业。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高分考生一般报考名校的热门专业,但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次高分段考生,重点大学、特色专业综合考虑。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是比较优秀的,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重点院校及其特色专业,选择知名度高、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院校,这些院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学生就业前景都是比较好的。

  中等成绩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这类考生处于中上位置,考生志愿的选择范围较广,但考生数量相对较多,容易形成扎堆现象。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院校中,考生应根据统考成绩和学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

  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专业的选择不要短视,不要人云亦云一味地追逐热门,考生和家长应从我国经济未来5到10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个人特长等方面因素选择专业。

  低分段考生,保上学。这部分考生虽然上了线,但成绩处于下游,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报考那些历年来上线情况基本持平或生源不足的院校,避开竞争压力。选择专业时要尽可能考虑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报考那些历年来生源不足的院校和专业,增加录取机会。因为按照有关录取政策,本科一批B类院校(专业)在本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生源不足时,经招生院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具体填报志愿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升学实力和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合理选择。

  填报志愿应避免哪些问题

  家长意志。有的家长不顾子女德智体诸方面情况,也不顾子女志向与爱好,只从自身的经历,或急功近利,或以“效益”定向,把家长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使考生志愿变为家长志愿。

  操之过急。正确定位,了解和掌握招生政策、信息,是填报好志愿的基本要素。有些考生和家长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采用所谓“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动笔就填,草草了之,很难保证志愿的有效性,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定位不准。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填好志愿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基础,未找准位置就填报志愿,往往有失偏颇,有的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会影响自己的录取机会;反之部分考生和家长不了解录取程序,为了求稳而形成高分低报现象也时有发生。

  盲目从众。报考自己理想专业无可非议,但是盲目攀比就是不可取的了。近年来,考生往往只重视“高关注度”专业和就业问题,“名牌院校+高关注度专业+不服从调剂”,已成为许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公式,但他们却忽视了填报“高关注度”专业的考生比较多,竞争也异常激烈,落榜的几率会成倍递增。

  硬闯体检“红灯”。在选报专业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的原因是受限制的,并在体检时由体检大夫做出了明确的结论。但在填报志愿时,仍有一些考生存在侥幸心理,偏要硬闯限报“红灯”。然而,即便你高考成绩再好,这种情况也无法被录取。

  填报志愿时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比如,读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和师范、农林等院校(专业)家庭负担相对较轻。还要考虑专业发展趋向和就业及继续深造等情况。对于院校的新增专业,要了解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因素。(记者 杜娟 通讯员 王建国 赵州魁)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