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8乌鲁木齐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

来源:爱考网 [2018-5-3]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乌鲁木齐地区2018年高三年级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中凡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35分)
(一)(9分)
1.B(A项,“源头”错,原文是“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C项,原文是“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D项,“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错,原文说“几乎涉及个人、家庭、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B(“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家训来体现”的只是“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
3.D(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其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
(1~3题每题3分)
(二)(14分)
4.D(A项,内容概括不全,文中有“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B项,对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对老编辑穿着打扮的描写,主要是为下文写她排斥中年妇女埋下伏笔;C项,“直接鲜明地表现了” 分析有误,通过对味道的描写表达人物情感,是侧面表现。)(3分)
5.①开朗热情,不拘小节: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拿东西给大家吃,但不顾及环境,随地吐瓜子壳。
②朴实厚道,宽容大度:对老编辑的投诉并不在乎,没有针锋相对,最后老编辑向她道歉时,她浑不在意。
③善良细心、乐于助人:老编辑发病时,她不计前嫌,积极细心地照顾,最后还提出送老编辑回家。(6分)
6.①不能“以貌相人”,对与自己不同阶层或不同类型的人要宽容以待;②要做一个善良友爱、乐于助人的人;③不必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一时误解,坚定地做一个“好人”。(言之有理即可)(5分)
(三)(12分)
7.A(B项,“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只是对他的作品《摸索》的评论,不能涵盖全部;C项,林风眠担任校长并不能成为他拥有“艺术界的胡适之”美誉的原因;D项,冒号后面的内容与“改造艺术院校”内容不一致。)(3分)
8.A D(B项,“林风眠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办学思想的影响”文中没有依据;
C项,“认为写实主义在艺术上没有价值”错;E项,“林凤眠命运悲惨而恢弘,人生孤
寂”理解错误。)(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9.①幼年母亲离去,让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从孤寂中产生的爱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②赴欧留学,使他有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为以后“改造艺术院校”的宏愿奠定基础;③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他得以主持校政,能开风气之先;④避居重庆,他淡泊名利,依然坚守非功利的艺术创作态度,进行艺术方面的革新。(4分)
二、(35分)
(一)(19分)
10.B(原文标点是:令曰:“国子祭酒杜夷安贫乐道,静志衡门,日不暇给,虽原宪无以加也。其赐谷二百斛。”皇太子三至夷第,执经问义。)(3分)
11.A(公车,是古时受理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的官署名称,不是指车辆。)(3分)
12.A(杜夷教书是在他四十多岁回到家乡时,不是在汝州颍洲时。)(3分)
13.(1)杜夷清高淡泊,与世俗不同。本就是治理国家的优异人才,是征召贤人时急需考虑的。(6分)
(2)正因为您体弱有病,所以想去看望你,哪里还讲什么固定的礼法呢! (4分)
(二)(11分)
14. A D(A项,用典只是委婉暗示,并非“明示”;D项,“……自然而然地让诗人想到所有怀才不遇者”分析有误。)(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15.(1)严词:以梨白、杏红映衬,突出红白桃花“别是东风情味”的独标一格,又借“武陵人”典故,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2)郑词:将“竹篱茅舍”和“玉堂琼榭”进行对比,表明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一样品质高洁,暗示自己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坚守节操的高贵品质。(6分)
(三)(5分)
16.(1)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徘徊于斗牛之间  (每空1分,共5分)
三、(20分)
17.C(金针度人: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运用正确。A项,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使用对象有误。B项,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褒贬误用。D项,席不暇暖指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不合语境。)(3分)
18.D(A项,“针对”缺少宾语中心语“……的问题”。B项,“记录”与“真实的”语序不当。C项,“倍添风采有加”杂糅。)(3分)
19.C(A项,“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不合语境。B项,“献丑”是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无意出错的语境。D项,“斡旋”,在当代国际交往中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一,此处大词小用。)(3分)
20.①足见其魅力  ②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③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 (6分)
21. ①“必然多吃零食”的推断不准确。②“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的说法太武断。
③“主食”和“粗粮”概念并列不当。(以上三处,答对一处得2分,答对两处得5分)(5分)
四、(60分)
22.(略。)(请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夷字行齐,是庐江灊地人。世代凭儒学著称,是郡里的望族。杜夷少年时恬静淡泊,操行上崇尚贞纯朴素,生活很贫困,不经营家产,广泛阅读了古代典籍与百家书籍,算术历法图谶纬书没有不详细研究的。他寄居在汝水与颍水之间,十年足不出户。四十多岁时,才回到家乡,闭门教书,学生上千。
永嘉初年,公车府征召他为博士,太傅、东海王司马越(也)征召他,他都没有就任。晋怀帝诏令王公举荐贤良和方正,刺史王敦推举杜夷为方正,于是上奏说:“臣下知道处士庐江杜夷躬行正道,志向高远,清正的操守超出世人,思想与学识渊博贯通,有处理国家事务的才能。杜夷清高淡泊,与世俗不同。本就是治理国家的优异人才,是征召贤人时急需考虑的。如果能够让他在公车府等待诏令,(国家)就一定会征召到忠诚正直多谋而对施政方略有所补益(的人才)。”王敦于是逼迫杜夷赶赴洛阳。杜夷逃到寿阳。镇东将军周馥诚心诚意地以礼相待,任用他为参军,杜夷以有病为由推辞。周馥知道无法使杜夷屈从,就亲自去拜访杜夷,给他建造宅第,供给他医药。周馥失败后,杜夷返回旧居,路上碰到乱兵,刺史刘陶报告庐江郡守说:“不受朝廷征聘的隐士杜君德行美好,志行高洁,最近在路上流转离散,听到他处境困厄的消息,(我)深感不称职,未能给清明的时世增光添彩,反而让操行高尚的人有这样的艰难。现在派出官吏去宣扬政令抚慰他,郡中可派去一个官吏,县里派出五个官吏,长久管理抚恤他的事务,经常用集市租税来供给他家人粮食,别让他们缺乏。”元帝为丞相时,教导说:“现在正道衰颓,礼法典章无人尊奉,朝廷的疑难之处不能纠正,应该专门设立儒林祭酒官,用来光大这些事。处士杜夷寄托的情志远离世俗,刚强坚定超过世人,才学精深博大,道德品行优良完备,应该任命杜夷为祭酒。”杜夷以有病推辞,不曾朝见皇帝。皇帝常常想到杜夷家里去,杜夷说皇帝不宜到平民百姓家里去。皇帝便写信给杜夷说:“我和您在感情上虽然无需语言,相知于心,但是一心向往已有多年。正因为您体弱有病,所以想去看望你,哪里还讲什么固定的礼法呢!”又任命他为国子祭酒。建武年间,皇帝命令说:“国子祭酒杜夷安贫乐道,心神平静,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事务繁忙,没有空闲,即使是原宪也不能超过他。赏赐杜夷二百斛粮食。”皇太子多次到杜夷家里,拿着经书询问经书含义。杜夷虽然迫于朝命(做了官),但是从未上朝谒见皇帝,国家有了大事,皇帝常常派人到杜夷家里咨询请教。明帝即位后,杜夷自己上表请求退职。
太宁元年,杜夷去世,享年六十六岁。杜夷临终时,给儿子杜晏留下遗命说:“我年轻时就不做官,近来虽然被录用而受羁绊,但是从来没有穿戴过官帽官服,戴着隐士方巾,穿着洁白的衣服,用一般人通行的服装入殓,殡殓埋葬,务必简单俭朴,不必贪求所得,故意与众不同。”杜夷著有《幽求子》二十篇流传于世。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 - 2018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