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9福州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发布

来源:爱考网 [2019-3-5]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3题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高祖晔,初居咸口里。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 于经传皆习通之。

    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贼所在蜂起,乐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 《易》、《书》、《诗》、《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元贞初,游龙兴,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论,录其问答,凡数千言。左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既入朝,荐澄有道,摧应奉翰林文字。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

    英宗即位,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帝在上都,使左丞速诏澄为序,澄曰:“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请俟驾还奏之。”会帝崩而止。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政事张珪、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三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澄议曰:“世祖混一天下, 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各以次递迁,其庙之宫,颇如今之中书六部。夫省部之设,亦仿金、宋,岂以宗庙叙次而不考古乎!”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等舟去。

    澄少暇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于《易》《春秋》《礼记》,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条归纪叙,精明简洁,卓然成一家言。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四年六月,澄卒,年八十五。

(摘编自《元史•吴澄传》)

注释:①福田:佛教以为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故称。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B.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C.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D.有司急于行事/竟如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即出城/登舟去。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传,多是指儒家经典和注疏的合称,经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传是对这些经文的解释。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设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C.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供奉皇帝的先祖,夏称“世室”,殷商称“重屋”,周称“明 堂”,秦汉时称“太庙”。

D.中书即中书省,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负责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元中书省还有地方派出机构,称行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澄博学有才能,尤长儒学经典。朝廷开经筵聘其为讲官,被儒家学子所推崇,左丞董士选曾邀请吴澄到家中并亲自侍奉其起居。

B.吴澄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世宗搜集善本书籍,加黄金封面,刻印佛教《藏经》,令吴澄作序。吴澄据理反驳,后因群臣齐谏而止。

C.吴澄要求遵守礼制办事。朝廷修建太庙,官员对皇帝的位次排列有疑问,朝廷命令共同 评议此事,吴澄依古制力争,但最终无效。

D.吴澄是元代杰出的理学大师,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成一家,对后世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
(2)于《易》《春秋》《礼记》5各有纂言,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骢 马

                                                    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①,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释:①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爱英语吧首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15.诗歌尾联“能”、“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迎神祭祀的民俗,洋溢着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能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如果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就不会有李煜的“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东坡未必会有“________”。

第Ⅱ卷(阅读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记得小时候,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工笔小楷写的条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虽不能全部领会其中的意思,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一直能诵记在心。虽然治家之道对一个_____________的少年来说未免遥远了些,但其中一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却足以警示我一辈子。

   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_____________,劝诫子孙_____________之道,治家守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 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

    (       )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手捧数百封家书,感喟涕流: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_____________的平當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地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链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

    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安身立命 衣食住行
B.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安身立命 悲欢离合
C.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为人处世 衣食住行
D.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为入处世 悲欢离合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书中蕴含的真情十分打动人心,就像家书的教益让人称颂和受益。
B.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入心。
C.家书的教益虽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D.家书中蕴含的真情能够打动人心,其中的教益更是让人称颂和受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书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B.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C.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
D.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

20.下面是X市X中学高三年段邀请家长参加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十年磨剑,百日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传佳讯。您的孩子一百天后就要迎来生死未卜的高考了!为了给孩子们鼓劲加油,增添自信,为了让令郎与令爱一百天后奋力一击,创造奇迹。

    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于2月23日(星期六)上午9:00在学校田径场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们诚挚邀请您前来参加。届时,您将会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豪情。让我们共同见证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这一难忘时刻!让我们共同助力2019高考!我们恭候您的惠顾!

    XX中学 
     2月20日

温馨提示:上午9:00之后,迟到的家长将不能进入班级方阵区域,所以请您必须提前到达现场。

(1)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公安备案号:46010502000134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