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用《生活与哲学》巾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10分)
(3)全媒体时代,不少媒体对“娱乐至上”推波助澜,引发有识之士的担忧。请从两个角度淡淡“娱乐至上”的危害。(4分)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产业中,物流业首先发展起来。《南京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的沿海,就有大量的英国船只代华装运土货。到1860年以前,西方国家已有十家左右的商行和轮船公司进入中国水域从事运输活动。19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船舶修造企业,此后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福州舰政局。1881年,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唐胥铁路建成,开辟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先河。汉阳铁厂生产我国铁路建设使用的大部分钢轨。据统计,汉阳铁厂从1894年投产到1924年停产,30年间共生产了3300公里铁路钢轨。近代钢铁业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殷毅《以物流业为核心的近代早期产业结构演进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5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5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皮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车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报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并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和英国的共同影响。(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
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第五届“百年梨雪·纯炎丹林”赏花文化季活动于2016年3月5日在四川省泸州市近郊生镇——丹林镇30开幕。丹林镇的梨属于泸州的著名优良品种方山雪梨。本届赏花季活动从3月5日开始瑟.鎏至日开始,到3月30日结束。本次活动以“花落丹林”为主线,融入踏青赏花、登山休闲、草莓采摘垂钓、“丹林好周末”体验游等文化元素,每年的丹林梨花节都会吸引很多邻近县市以及外地
观光旅游。
说明丹林梨花节对当地发展的积极作用。
43.(10分) 环境保护
材料一:祁连山近年来由于开矿、过度开发水资源等掠夺性开发,使得祁连山难以负重。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采矿区修建的道路,建在高山陡坡上,没有严格按照生态脆弱区的道路工程修建,并未尽可能减少破坏原生植被,也未采用修复原生土层和植被措施。虽然该区域内矿点目前处于停止开采状态,但是过去的探矿、采矿、运输、,抛废等过程,已引起植被剥离及采矿废石堆放。
材料二:图7是祁连山位置示意图。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水源补给地,说出祁连山采矿业对河西走廊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15分)【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户箱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户籍制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
(l)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内容上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所折射出的时代变化。(9分)
45.(15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华盛顿会议《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有效期于1936年12月末,依条约规定,须在条约失效前召开会议商讨废止或以新约替代,1935年12月9日,在英国外文部召开伦敦海军会议。日本方面提出,制定各国海军需要保有量的最大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各国可以自由建造军舰,废除或大规模裁减主力舰、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等攻击型舰种的吨位,各国应该以不威胁他国与不受到威胁为原则。至16日为止会议审议的重点是“日本方案”,由于英美的强烈反对,迫使讨论日本案延期进行……1936年1月15日日本宣布退出海军会议,步入无条约限制时代。
——摘编自《l935年伦敦海军会议及对日本政局的影响》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方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9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退出海军会议对日本的影响。(6分)
46.(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与其共和,不如君立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梁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为出国的五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直到“皇族内阁”产生,才使梁启超君主立宪的幻想彻底破天。民国成立后,梁表示接受既成事实……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于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促使了护国运动的爆发。
——摘编自徐斌《论梁启超的善变》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9分)
泸州市高2014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1卷选择题部分: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1-5CABBC 6-10ABDCA 11D
第Ⅱ卷非选择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共56分。
必做题部分:两个大题,共46分。
36.(22分)
(1)泥沙沉积严重(2分),水位低(浅),大型船舶易搁浅(2分);人工(多瑙河一黑海)运河修建(2分),改变了多瑙河人海口航线(道)(2分)。
(2)“浮岛”湿地生态环境优美,为飞禽走兽提供良好栖息环境(2分);“浮岛”长满植物且飘浮在海面上,为飞禽走兽提供充足的饵料(2分);“浮岛”人迹罕至,人为破坏少(2分);多瑙河泛滥时,“浮岛”为飞禽走兽提供避难所(2分)。
(3)灯塔最初是建在黑海海岸三角洲上(2分),由于多瑙河三角洲泥沙沉积严重,海岸线向黑海不断推进,灯塔远离黑海海岸(2分),后来由于苏利纳城市的建设和不断扩建,使得灯塔出现在城市中心(2分)。
37.(24分)
(1)纬度高、海拔高、气候冷凉,降水较少,不利于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2分);但是马铃薯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合在当地种植且能代替粮食需求(2分)。
(2)马铃薯品种优良;种植悠久,经验丰富,种植基础好;种植面积较大;政府支持(政策好)。(只要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6分。)
(3)引进优质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2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分);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2分);提高土壤肥力,保护了环境(2分)。
(4)赞同: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种植马铃薯不会其他粮食作物争地(2分);南方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均衡),市场广阔(2分);马铃薯种植以及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2分)。
反对:我国南方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频繁,影响马铃薯种植及产量(2分);马铃薯产业链短,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2分);南方以水稻为传统主食,人们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和接受(市场较小)(2分)。
选做题部分:由【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组成,二选一,共10分。
42.【旅游地理】(10分)
有利于方山雪梨品牌推广,促进销售(2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分);拉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繁荣经济(2分);为当地文化提供展示平台,促进文化事业交流与发展(2分);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或者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2分)。
43.【环境保护】(10分)
影响:使得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数量减少(2分)和质量下降(2分)。
原因: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破坏冻土层,加快冰川融化;破土采矿,地表疏松,加快地表水渗透;采矿废石、废土、废渣等堆放,污染水质(2分)。(前面三个要点只要有两点即可给4分)
政治参考答案
12~16:DBDBA 17~21:ADCAB 22~23:BC
38.(26分)
(2)(12分)
①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党中央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发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作用。
②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力合作致力于农业改革。
③人民政协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言献策。
39.(26分)答案要点
(1)(12分)
观点一: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促进创新。②中华文化其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引进国外创意适应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观点二:大量引进国外节目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文化的传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强化本土原创有利于显示中华文化底蕴和增强民族凝聚力。③建设文化强国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注重原创,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
(2)(10分)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紧密联系。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作为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并运用现代传媒赋予新的生命和时代价值;③注重研究新情况,针对当前浮躁时风,寻找新思路,开拓经典文化传承的新境界。
(3)(4分)
答案示例:①人生可以娱乐,但不仅仅是娱乐。“娱乐至上”长此以往,容易引发享乐主义,阻碍先进文化的传播。②适度娱乐可以调节身心,但不能痴迷。“娱乐至上”容易丧失自强不息的进取冲动,使人生偏离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48分。
24-25:CB 26-30:ADCDB 31-35:DAAB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三个大题,共52分。
40.(25分)
(1)特点:物流业发展先于其他产业;初期主要由西方国家开办;先航运后铁路;政府的推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10分)
(2)原因: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新式交通工具使用(交通运输业发展);政府立法。(8分)
共同影响:促进商品流通人员流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和贸易的扩大;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产业近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政府政策的调整等。(7分)
41.(12分)
评分要求:
观点:观点源于材料,明确合理;观点可以从译书内容、主持者及其目的、影响、流向(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的变化等角度提炼。(2分)
论述:论据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8分)
总结:可以从指出根源、规律趋势、经验教训、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2分)
示例:
观点:西学东渐中,译书内容的拓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迸程。
论述:明末清初的译书,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介绍世界史地知识,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打破“天朝上国”迷梦;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传播近代科技,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介绍欧洲民主政治理论,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和文学等,极大地解放人们思想。
总结:随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译书内容的范围不断扩大、对西学的了解日益深入,有助于中国的救亡图存和近代化进程。
选修部分(三选一,15分)
44.(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重视地域标准,轻视政治标准;重视财产标准;纳税相对公平;放松人身控制户籍管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6分)
(2)(9分)时代变化:政治上,门阀世族瓦解;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减弱;税制上,财产税取代人头税;土地制度上,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社会上,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级形成发展。(9分)
45.(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华盛顿会议《关于限劁海军军备条约》对日本发展海军的限制;日本法西斯势力强大,疯狂扩军备战;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日本认为须建立强大海军确保自身安全;世界强国博弈奉行巨舰大炮政策。
目的:追求与英美的平等权。(9分)
(2)影响:日本加深了与英美列强尤其是美国之间的矛盾;寻求探讨与德国建立同盟关系;大肆扩军备战,加速发动对外战争。(6分)
46.(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变化:从兴民权、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转向开明专制;从开明专制转向立宪政治;从立宪转向共和。(6分)
(2)简评:变化原因:因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政治形势变化、以及梁启超的个人经历。
变化影响:推动了当时中国救亡运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挽救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社会政治的近代化趋势,具有进步性。(9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