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英国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三 :(一) 文字以符号构成 ,不用字母拼音;(二)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三)治 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 。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 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依据)
4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晚清时期 ,坚持银两和制钱双重本位制 ,但轻重成色随时随地而 变 ; 大量涌入的各种外国银元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各省也纷纷铸币 ,“ 所铸形式既 异 ,成色亦复参差 。”于是,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 ,清未发生了“ 金银 本位制讨论” 和“ 圆两之争” 。1910 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 : 第一条 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 ,暂就银为本位 。
第二条 国币种类如右:银币四种( 一圆 、五角 、武角伍分、一角 ) 、镍 币一种( 五分) 、铜币四种( 二分、一分 、五厘 、一厘) 。
第三条 一圆为主币 ,五角以下为辅币 ,计算均以十进 。
……
第八条 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 。
……
第十二条 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
……
第二十条 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币 ,一律停铸。
——摘编自沈云龙《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1) 根据材料 ,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9 分)
45.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39 年 3 月,法西斯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 ,英法修改长期敌 视苏联的政 策 ,主动回应苏联关于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建议 ,4 月,双方展 开谈判 ,但过程中充满着不信任。德国也在此前后展开外交活动,分别与英国 和苏联密谈。
8 月 1 日,德国驻英大使迪克森发回他与英国政客密谈的情报 :“( 一) 德国答应决不干 涉不列颠帝国方面的事务 。(二)英国答应完全尊重德国在东 欧和东南欧一带的利益范围 。( 三)英国答应停止其现今与苏联的谈判。”
8 月 23 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秘密附加议定书” 确定各自在 东 欧的势力 范围 :波罗 的海国家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双方瓜分波兰 ;苏联关心 东南欧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分析英法苏进行谈判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英法苏谈判的结果并分析其影响 。(9 分)
4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 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
(1)根据材料 ,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9 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