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图 13 黑奴贸易路线图
材料二 1566 年,“ 圣赫罗尼莫号” 帆船从( 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 ,于是,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初露端倪 。航行于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大约将近两年 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 ,西班牙商人主要致力于同中国乃至印度进行广泛的交易 。 生丝、丝绸 、瓷器等中国特产 ,遍销西班牙本土和它的各殖民地;棉布、麻布也为 西属殖民地 土著居民普遍接受 。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材料三 从约 19 世纪 80 年代到 1914 年之间的大规模扩张是如此的迅速和广泛 ,乃至史学家称之为新帝国主义 。在欧洲民族主义上升之时,夺取殖民地成为国 家地位的象征和 政治 、经济威力的证明 。工业国家迫切需要新的市场 、廉价的原材料和有利 可围的投资机 会 ,推动了欧洲及其政府掀起跨越全球的新浪潮 。 19 世纪中期后 ,欧洲人的大迁移势头非常凶猛 。欧洲人涌向海外并跨越大陆。 欧洲人用他们的新势力 、财富和军事力量 , 前所未有地主宰了世界 。
——摘编自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 ,与黑奴贸易相比,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 ,并分析 其对中国的影响 。(10 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市场出现的显著变化 ,并指出推动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15 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英国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三 :(一)文字以符号构成 ,不用字母拼音;(二)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三)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 。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旅游地理
海螺沟(位置见图14)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捉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凉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根据海螺沟自然环境特点,指出到海螺沟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说明原因。
43.环境保护
大量使用抗生素,将造成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广泛存在与细菌耐药的传播扩散,进而可能影响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我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占52%,人用占48%.图15为我国各流域水体中抗生素的排放密度图。
试说明我国各流域抗生素排放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滥排抗生素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10分)
4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晚清时期 ,坚持银两和制钱双重本位制 ,但轻重成色随时随地而 变 ;大量涌入的各种外国银元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各省也纷纷铸币 ,“ 所铸形式既异 ,成色亦复参差 。”于是,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 ,清未发生了“ 金银本位制讨论” 和“ 圆两之争” 。1910 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 :
第一条 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 ,暂就银为本位 。
第二条 国币种类如右:银币四种( 一圆 、五角 、武角伍分、一角 ) 、镍
币一种( 五分) 、铜币四种( 二分、一分 、五厘 、一厘) 。
第三条 一圆为主币 ,五角以下为辅币 ,计算均以十进 。
……
第八条 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 。
……
第十二条 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
……
第二十条 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币 ,一律停铸。
——摘编自沈云龙《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1) 根据材料 ,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9 分)
45.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39 年 3 月,法西斯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 ,英法修改长期敌视苏联的政 策 ,主动回应苏联关于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建议 ,4 月,双方展开谈判 ,但过程中充满着不信任。德国也在此前后展开外交活动,分别与英国和苏联密谈。
8 月 1 日,德国驻英大使迪克森发回他与英国政客密谈的情报 :“ ( 一)德国答应决不干 涉不列颠帝国方面的事务 。(二)英国答应完全尊重德国在东欧和东南欧一带的利益范围 。( 三)英国答应停止其现今与苏联的谈判。”
8 月 23 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秘密附加议定书” 确定各自在 东欧的势力 范围 :波罗 的海国家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双方瓜分波兰 ;苏联关心东南欧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分析英法苏进行谈判的原因。(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英法苏谈判的结果并分析其影响 。(9 分)
4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 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
(2)根据材料 ,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9 分)
2017年武汉市四月考文综历史答案
选择题(48分)
24.A 25.A 26.C 27.C 28.D 29.D 30.C 31.B 32.B 33.C 34.A 35.C
材料题
40. (25分)
(1)特点:贸易范围以中国为中心,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贸易物品以中国特产为主;贸易方式以和平的商品竞争为主。(6分,任答两点)
影响:促进了晚明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密切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4分,答到“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同等给分)
(2)变化:由多个中心的区域市场到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分)
因素:民主政治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推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人口的全球性流动;殖民扩张。(12分,任意四点即可)
41. (12分)
评分建议:论题3分,阐述8分,逻辑1分
论题角度:
(1)依据材料提到的三个特点,从文字、伦理或考试任意一个角度,提取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
(2)宏观上,从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
答案示例:
示例一: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发展。
阐述:①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以“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主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文化主流,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
②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收到冲击,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儒学复兴运动,宋代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一一“理学”,使儒学走向体系化、世俗化,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⑧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相结合,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的思想解放、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以及救亡图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继承与突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治理走向有序和完善。
示例二:
论题:国家治理中对传统文化的借助,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阐述:①秦朝统一文字,维护了政治大一统,推动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影响深远。
②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以儒家学说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兴办太学。汉武帝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
③隋文帝开场科举制度,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唐朝沿用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总结:在国家治理中,借助文字、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传统文化,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
44. (15分)
(1)受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实行银本位制度;规范、统一。(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有利于改变晚清币制的混乱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近代转型。(9分,任答三点即可)
45. (15分)
(1)法西斯的威胁;英法外交政策的调整;苏联的努力。(6分)
(2)结果: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落空。(3分)
影响:绥靖政策破产;严重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6分,任答三点即可)
46. (15分)
(1)维护孔孟儒学、反对文学革命;(任意一点3分)肯定现代西方文明。(3分)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2分)辜鸿铭反对早起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明绝对的否定与肯定的做法,(2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理性的吸收西方文明,(2分)但为一些封建糟粕和陋习辩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