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文综理综 - 正文

2018云南二模文综试题及答案发布

来源:爱考网 [2018-4-21]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工业革命可以充分改善人类生活,也能被用于剥夺人命。一战中所有主要参战国都极大地低估了现代军队的弹药消耗量。为了进行动员,政府将铁路和航运企业国有化。为了支持部队作战,政府又控制了军火工业。战后的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极力寻求扩张'都希望将1914-1918年的社会动员变为永久现实。在自由民主国家中,罗斯福总统1933年成立国家复兴署就是效法威尔逊总统的战时工业委员会。与此同时,一战也孕育了平等主义的萌芽。数百万人被送往前线后,劳动力的缺乏使留下来的工人得到更大的权力。男人受命参战后'妇女们接替他们工作,从而享受到了更多的权利。战后不久,妇女在很多发达国家首次获得选举权,这绝非偶然。
                            ——摘编自[美]马克斯·布特《战争的革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林肯是彻底的废奴主义者吗?不是。若是,林肯绝无可能当选,因为不仅南部各州坚决反对废奴,而且北部各州中亦存在对奴隶制的合理同情立场。更关键的是,一七八七年制宪以来,美国在奴隶制存在的条件下已和平生活半个多世纪,奴隶制不仅无害于反而有利于美国的繁荣发展。如果激进废奴,美国势必陷入战争。战争爆发前,“废奴=战争”的心理暗示将迫使选民坚决抛弃废奴主义者,林肯在共和党内胜选与此有关;战争临近尾声时,“废奴=和平”的心理暗示将帮助林肯推动废奴修正案通过,否则若战争提前结束或南方明确以取消废奴作为和平条件,则废奴事业势必无望。林肯一再告诫他的同僚,和平固然需要妥协,但不能损害战争所要维护的根本原则,那就是联邦统一性、独立宣言的平等理想与废除奴隶制的政治正当性,在此原则下才有具体的妥协,如设定南方和谈与重建的条件与程序。
                       ——摘编自田飞龙《立法者林肯的神话尺度》
(1)根据材料,指出奴隶制在美国得以存续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指出作为政治家的林肯是怎样处理原则与妥协的关系的。(6分)

地理答案
1-11 AADDB ACBCD C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36.(24分)
(1)位于欧洲中部,降水较少,滴灌技术可精确灌溉,节约水资源;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
    深层渗透;减少杂草生长;精准施肥,保证苹果稳产、高产。(任答三点即可)  爱英语吧首发
(2)生产规模大,劳动力不足;地势起伏和缓;矮化密植,利于机械化操作;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工业基础较好。(任答三点即可)
(3)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糖分较高,口感较好(2分);有严格
    的质量管控,水果品质好(2分);交通便利,有较好的保鲜技术(2分)。
(4)引进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优良品种。
    (任答三点即可)
37.(22分)
(1)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冻土分布的深度逐渐增大(3分);大兴安岭北段西侧冻土深度最
    大(3分)。
(2)春季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使冻土表层融化,而深层冻土又减少了水分下渗,为落叶
    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4分);夏季,繁茂的落叶松及林下的植物,能够有效地
    降低到达林地的太阳辐射,降低林内土壤温度,减缓冻土融化(2分);落叶松及其落
    叶截留降水、增加下渗,减少蒸发,为冻土发育提供水分(2分)。
(3)冻土退化使冷湿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多(2分);
    引发植被分布变化(2分);植被类型更替,生物多样性改变(2分);本来以固体形式
    存在的地下水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2分)。
42.(10分)
    旅游资源丰富,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类型多样;寨内可游览
景点多,集群状况较好;可观赏体验独特的侗族民族文化,游览价值高;地处深山,具有原
生态环境;有一定知名度;当地政府支持,开发条件好,可实现旅游扶贫。(任答五点即可)
43.(10分)
    繁殖能力强,容易大面积聚集水面(2分);导致航道堵塞;阻碍阳光,过量消耗水中
氧气,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影响水产养殖,造成经济损失;大藻死亡腐烂后会污染水体和空
气;治理困难,只能依靠人工打捞(任答四点得8分)。

政治答案

38.(24分)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财产权
    益。(4分)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
    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3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
    农业提质增效。(3分)发展教育,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提高
    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
    分。)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增强乡村文化自信。(4分)加
    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创作精品乡村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分)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美丽村民。(3分)
39.(28分)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修改宪法,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人民当家作主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修宪反映人民意愿。(3分)人
    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严格依法按程序修改宪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
    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治国的体现。(3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
    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3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与时俱进,将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4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
    的普遍规律。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
    治保障。(4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宪法的修改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维护了最广大人
    民的利益。(4分)
(3)依宪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学习宣传宪法,做
守法公民。(每条建议2分,答出两条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历史答案

40.(25分)
(1)同:首先从民间开始兴起;通过出版事业传播启蒙思想;有效地影响了广大群众;促
    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等。(回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即可,6分)
    异:法国启蒙运动出现早,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出现较晚;法国启蒙运动引发大革
    命,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不足是维新变法失败原因之一;《百科全书》对法国启
    蒙运动起到宣传和促进的重要作用,中国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出版传播,对宣传启
    蒙思想发挥了重要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中国清末民初
    社会启蒙主要影响还是在国内等。(回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即可,9分)
(2)学生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必须根据材料,符合题意,并提出两个言之成理的论据。
    (10分)
    示例:《百科全书》和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版对思想启蒙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例如《百科全书》出版了24000册,中国教科书把新思想新观念传
播到千家万户,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说明影响了许多读者。同时,《百科全书》和中
国近代教科书也是一种出版物,具有商品属性和商业价值,所以也不排斥商业运作规则。例
如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版发行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41.(12分)
(1)评分要求:

(2)评分说明: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就材料呈现形式,材
    料内容以及对材料信息的处理和认识等某一方面,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例如,学生认为资本、移民、当代科学技术也是全球化的重要驱动者(力),对学习材
    料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亦可评分。
(3)示例:论题:经济全球化利弊并存
    世界经济全球化源自于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在其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促进
了人类巨大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和问题。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地理大发现使许
多落后地区成为西方的殖民地,但也促进了全球物种和产品的大交流。在全球化的第二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跨国公司的崛起,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迅猛的提高.但同时也产生了无
产阶级群体,制造出尖锐的劳资矛盾。在全球化的第三阶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深入到
普通百姓的生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网络犯罪花样百出,居高不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今后还会不断发展深化。我们要充分重视它所
带来的负面作用,积极应对,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

44.(15分)
(1)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缓和了劳资矛盾等。(4分)
    弊:导致小型企业倒闭;大量失业工人的出现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消耗更多
    的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等。(4分)
(2)经济改革引发社会分化和变动,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对社会变革产生积极或
    消极影响;社会变革与经济改革应相互协调,使整个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等。(7分)
45.(15分)
(1)导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大量的物质生产用于制造武器,
    战争规模扩大、消耗大、更加残酷,造成巨大伤亡;工业革命对组织能力的要求迫使
    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等。(6分)
(2)政府继续沿用战时的社会动员的手段来加强社会控制和改革;工人的权益得以增加(或
    工人的权利意识得以增强);妇女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利等。(9分)
46.(15分)
(1)南北各州都存在反对废奴的力量;奴隶制的存在有历史原因;激进废奴可能引发战争
    等。(9分)
(2)政治家必须要坚持理想和原则。(2分)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程
    序可以做出妥协等。(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 - 2018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