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跟算命没啥区别
本报讯 (记者 黄泽雨)高考(论坛)的成败,主要依靠两个因素:一是好的考试成绩;二是准确的志愿填报。虽然离高考还有些时日,但许多考生和家长都着着急急地提前考虑起了如何填报志愿,而引发他们这种“提前的冲动”则是一种叫做“志愿分析系统”的“神奇”软件。之所以说“神奇”,是因为它号称自己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
只要你给出一个预估分数,输入相应的数字,软件就会自动给你筛选出符合你这个分数、地区的学校和专业。你只要照葫芦画瓢,那么大学就稳在你的掌握之中了。
这就是一款号称可以“智能化锁定目标、精确定位”的填报志愿系统分析软件。打开它的介绍,则会有这些字眼:“根据2010年全国各大高校招生计划开发”、“国内最先进、最准确的高考志愿填报分析网络系统”、“可以协助考生智能化地锁定目标、精准定位”……
就是它,效果相当“神奇”。因为,它给出的“不要填报”某个院校或专业的“准确率”高达95.%,建议“可以冲一冲”的“准确率”达50.%,提示“可以稳一稳”的“准确率”达81.8%,“可以保一保”的“准确率”达92.9%。
这样的“神奇”,自然引发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和兴趣,当然,它不会白给你,需要你提前付费注册。然而,省城某中学的薛老师对此却嗤之以鼻:“跟讲迷信算命没啥区别!”薛老师有着近十年的高中从教经验。“学生的学习以及应试,都是处于不停地变化当中的,别说它一个数字化的软件,就是我们这些天天跟学生在一起的老师,也不敢说什么准确的预测。”还记得早在去年高考的时候,记者在采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杨怀珠老师的时候,他曾告诉记者说,志愿填报也不是盲人摸象,它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报志愿的时候可以根据你的预估分数、学校历年以来的录取情况、专业的热度以及你所在学校历年来的考试成绩、你在其中的排名等为依据,进行综合的判断,还有一个就是你的专业兴趣,这是比较重要的。”无疑,一个数字化的软件并不能给出你这些情况。它能提供给你的,或许只有一种茫然而惴惴不安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