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招诈骗 - 正文

网络高招诈骗形式翻新家长考生更需要谨慎

来源:人民日报 [2007-8-23]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网上出售高考试卷,发布虚假招生网页,雇用黑客篡改信息……诈骗分子以网络为“武器”,瞄准高考招生的空子纷纷作案。目前,网上关于高考招生的各种形式诈骗层出不穷,使广大考生和家长防不胜防。

网络高招诈骗形式翻新 家长考生更需谨慎

形式各异技术高超

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继“华中师范大学3G移动通信网”案和“海口点击查看海口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特大高招诈骗”案后,高招网络诈骗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者将华师大概况与3G移动通信移动特色班编排在一起,并以华师大名义向全国公开招收特色自考生,承诺在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的自考本科文凭,成绩排名前80%者安置就业,100%推荐就业。经公安部门确认,这纯属诈骗行为。而后者则通过雇用电脑黑客篡改录取信息进行诈骗,涉及考生遍及17个省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

教育部近日公布7个登载诈骗信息的网站,这些网站大都刊登虚假招生广告,通过发布所谓办理高考入学,销售大学文凭等信息收取相关的报名费、劳务费。更有甚者,不惜花大力气做网站,这些网站以假乱真,考生一不小心,便会打开这些虚假网页。

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工业大学招办主任党杰说:“这些假网站公布虚假信息,是对考生利益的极大损害。因为受骗的考生并不能像网站上所宣称的那样获得各大专院校的正式注册资格。而且他们很可能错过其他的发展机会。”

考生家长望子成龙

网络诈骗无孔不入

“目前查处的网络诈骗行为,都以获取不法收益为目的。从去年起,网络诈骗逐渐呈上升趋势。接到诈骗类举报的信息比例,从去年的5%上升到今年的17%,且类型也增加了很多种。其中,尤以发布虚假信息最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网络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广泛的覆盖面,犯罪分子很容易实现其目的,获取巨额的收益。高招网络诈骗作为网络诈骗的一种,也是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李家明说。

信息网络的发展,特别是高考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以后,骗子和诈骗集团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网络。随着招生和录取工作越来越透明,以前传统的诈骗手段,考生家长不太容易轻易地上当,因此网络诈骗已成为高考诈骗的一种新的动向和手段。

家长的侥幸心理和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也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北京某中学负责高考的相关人士反映,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容易相信一些虚假的招生信息,觉得只要能进好学校交多少钱都行,这种心理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就部队院校而言,他们的招生相对自主,或对考生的资格有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更容易被骗子利用。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

家长考生更需谨慎

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已近尾声。考生大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正常情况下,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都会设立自己的网站。考生可以登录这些网站查询录取信息。针对网上招生的形式和特点,党杰同时也给考生和家长支招。如果考生不确定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的网站查看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招生信息加以验证。另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上面一般会注明该学校的电话或联系方式。考生也可以联系学校确认。

网络高招诈骗形式翻新 家长考生更需谨慎

对于时下难以分辨的虚假网站,李家明说,其实,要分辨真假网站并不难,即便网站的形式相同,但从网站的内容和逻辑上考察,还是可以做出判断的。另外就是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招生政策,不做幻想,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冯爽 王珏)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 - 2018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