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招诈骗 - 正文

招生诈骗案频发引发思考

来源:法制与新闻 [2008-10-6]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招生诈骗案频发引发思考

  据业内人士介绍,每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开始前夕,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都会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录取审批程序,严禁高校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介入招生工作,严禁避开省级招生办擅自违规录取考生,未经生源所在省级招生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

  通知出台后对部分“招生中介”有所震慑,但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市场回报作用下,地下招生工作者依然活跃。

  有评论说,在文凭成为就业敲门砖的今天,无论孩子成绩是否符合入学条件,作为家长肯定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求就学之路,这无疑是骗子能够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招生诈骗事件频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现行招生体制有不完善的地方。试想,在一个招生绝对透明的环境下,还有谁会去相信分数不够花点钱就能弄到内部指标的骗局呢?

  招生诈骗不仅害人害己,同时给考生家庭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考生家庭而言,他们承受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打击:不仅付出的“投资”打了水漂,而且还要面对高考失利后的再一次心理挫折,他们的失落和难堪可想而知。对于社会而言,当受害者形成规模时,个人的遭遇也就成为社会的遭遇,招生诈骗所造成的个人动荡无疑将汇成危及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卫兵教授认为,高考招生中地下招生工作者的存在,说明有人利用招生工作进行权力寻租。一些人利用各种关系,把一连串本应由“高招办”完成的工作变为中介的“社会化服务”,招生计划和录取通知书经过非法中介一倒手,就变成了钞票。

  “政府监管跟不上、办学实力差距过大,必然会引发恶性竞争”,河南省社科院的有关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出台更为详细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民办培训机构的扶持和约束政策,同时敦促行业成立自律组织,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规范,获得良性发展。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手机版

版权所有 © 2004 - 2018 3773考试网(琼ICP备12003406号)

本站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