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更名“杭州大学” 激起千层浪》后续
时报讯 “情感上而言,与其更名,不如恢复。”手机尾号为“9677”的读者发短信到时报短信平台上。
昨天,时报报道引来众多读者关注,青年时报网(http://www.qnsb.com)首页的投票互动里,有效投票人数为68人,其中42人支持,15人反对,11人中立。本条新闻报道跟帖15人,短信平台1062106239收到读者留言短信近20条,在这个平台里,多数人表达了反对意见。
网友 正反两方不相上下
读者王刚在青年时报网的本条新闻报道后跟帖,“尽管现在和原杭州大学有一定差距,但一个地方总要有自己命名的大学,让杭州师范大学。如今的杭师大,已拥有如IT学院、动画学院、阿里巴巴商学院等非师范类学院,这些学院都为杭州这个城市培养了许多综合性人才,更名为杭州大学理所当然。”
读者“杭州人”观点正好相反,“如果真要更名,首先要慎重再三,如若不行,要么恢复原杭州大学,要么新建设一所‘杭州大学’。”
读者李小姐参与投票后留言说,“我首先认同一点,作为名城杭州,的确应该有以她命名的高校,但是,‘杭州大学’的名称为何要给杭师大?”她认为,杭师大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实力,才能担得起赋予的这个校名。
学生 杭大是青春代名词
原杭大82级的周先生看到报道后说,“杭大于我而言,是青春岁月的代名词。杭州大学中“杭州”两字,超越了地理概念,而是一座学府的代名词,此‘杭州’非彼‘杭州’。”
杭师大的冯同学读完时报后,觉得报道上正反两方的意见很全面。“这个名号,必定是一个激励性的符号,不断鞭策杭师大向更高的方向努力。”抛开杭师大学生的身份,她觉得,“改不改名其实没有多大关系,母校还是母校,教课的还是那些老师,‘虚名’罢了。”
老师 生命的三分之一给了杭大
于老师今年刚退休,在杭大他已经生活了32个年头。
“一个人,把他生命的三分之一都奉献给了这个学校。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工作,杭大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母校这么简单,它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父亲也是杭大人。”
于老师觉得一所大学的成就所在,不在于规模或名字,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学术成就。
家长 把杭师大并入杭大
安先生的孩子2009年刚上杭师大。看过时报报道后,他当然再高兴不过了,“如果,杭师大能在孩子毕业前更名成功,那是最好了。不过,我们也理解老杭大人的心情。来个折中的办法,我建议,恢复老杭大名号,把杭师大也并入杭大。”
社会 赞成恢复杭州大学
在省社科院工作的林先生认为,“在师资上,杭师大和老杭大存在一定差距,恢复杭大名号,倒不如把浙大西溪校区改名为杭大校区。”
参与讨论的,还有绿城集团老总宋卫平,他也是老杭大人,意见很干脆:“赞成恢复(杭州大学)。”
■互动
杭州师范大学更名杭州大学的建议,你怎么看?有何建议?互动讨论今天继续进行。
有话说请通过以下方式参与互动讨论:登录青年时报网(http://www.qnsb.com)或青年时报.3G门户(手机输入网址qnsb.3g.cn)或打114转“省两会·市民议政厅”,其他时段可通过留言将意见、建议告诉我们;或编辑你的观点发送到短信平台106210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