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0年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来源:爱考网 [2020-5-4]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1. 我院各专业(项目)考生入围复试分数线如下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项目名称) 总分 科目1 科目2 科目3 科目4
030100 法学(全日制) 356 55 55 90 90
030100 法学(非全日制) 290 40 40 70 70
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 384 50 50 90 90
0301/0351 法学/法律硕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320 40 40 70 70
0301/0351 法学/法律硕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总分线降10分 单科线不降

2. 总成绩计算办法和排序规则
总成绩计算办法: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按满分为1000分计,其中初试成绩满分为500分,复试成绩满分为500分。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1.5+面试成绩*3.5(复试笔试变形,以面试形式考核)
排序规则:法学硕士按全日制、非全日制分类,按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其中专项计划单独排序,择优录取。
法律硕士按总成绩由高到底排序,其中专项计划单独排序,择优录取。
3. 网络远程复试软件说明
复试将采用网络远程复试的形式,网络远程复试软件“ZOOM”。备用软件“腾讯会议”。考生需提前安装这两款软件,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硬件要求:考生须以双机位登录,需要2台终端设备(一般为1台电脑、1部手机,应均有音视频输入设备),一台设备从正面拍摄,另一台设备从考生侧后方拍摄。
考生需按我院安排的时间配合完成网络远程复试软件测试。请考生提前做好远程视频软硬件设备的准备。
我院将依据考生在报名系统中预留的联系方式进行联络,请考生保持电话畅通,并每天查收邮件。
软件使用说明及软硬件测试安排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4. 复试时间、形式安排
资格审查:
复试前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此次会议同时完成对考生端“ZOOM”和“腾讯会议”这两款远程面试软件及硬件的测试。此次会议将进行录音录屏。参会通知通过考生报名时提供的电子邮箱发送。请及时查收本人邮箱的相关通知,并保持手机畅通。
复试形式:网络远程面试。面试的内容包括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复试笔试考核内容和面试考核内容。
面试时间:
法学硕士5月16日上午8:30开始,考生上午8:15开始候场。面试的顺序及每位考生具体候场的时间,通过邮件发送。
法律硕士5月17日上午8:30开始,考生上午8:15开始侯场。面试的顺序及每位考生具体候场的时间,通过邮件发送。
5. 缴纳复试费提示
考生必须在2020年5月9日前通过网上缴费平台(yz.tsinghua.edu.cn)完成复试费缴费,费用标准为100元。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6. 考生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资格审查分远程视频会议审查和邮寄书面材料两部分
 远程视频会议将查验考生的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原件(必须在有效期内)、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应届生展示学生证)原件,境外学历
需查验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考生会上需宣读《清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同时查验考生远程面试软硬件准备及面试环境。会议通知将以邮件形式发送。
需要邮寄的书面材料:包括初试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境外学历还需同时提交学历认证报告、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清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诚信承诺书(本人签名)。材料按上面顺序装订,所有材料右上角标明考生编号。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复试。所有上交院系材料,不管是否录取,一律不予退还。
退役义务兵还需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以上复印件都需要在右上角标明考生编号。
资格审查材料请于5月7日前寄达清华大学法学院。
材料邮寄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法学院(明理楼)107室,法学院教务办公室收;邮编:100084;电话:010-62781334
7.复试考核注意事项:
 复试考核内容包括《2020年法学院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所有复试笔试及面试考核科目,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敏锐性等。
 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主要考核英语听说能力。
8.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电话:010-62781334
电子邮箱:law53@mail.tsinghua.edu.cn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ICP备08106227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