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复试细则

来源:爱考网 [2020-5-11]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通知

各学科、导师、相关考生:
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我院今年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具体细则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总体情况
今年复试分两轮进行,一志愿考生和调剂生。第一轮进行一志愿考生按复试比例为1:1.3复试,当上线(国家线)考生数多于分专业招生数时,按复试比例1:1.3确定复试名单;当上线考生数不足时,按实际上线人数确定复试名单。第二论调剂生复试,根据差额情况,经过国家研究生招生网统一调剂,确定名单进行第二轮复试。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招办统一要求。
二、复试具体事项
1、复试资格审核:请严格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统一要求在学信网平台上完成个人资料的输入和上传,否则将无法参加复试。
2、复试时间: 一志愿:5月中;调剂生: 5月20日以后 。具体专业复试时间见后续通知。
3、复试形式:今年所有专业复试方式均采取网络复试,复试平台选用“学信网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系统”(操作手册见链接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 ,考生端客服电话:010-67410388),备用平台选用钉钉(DingTalk)平台,考生要提前下载安装平台APP并熟练操作。注册钉钉账号时必须用报考研究生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的手机号注册,进行实名认证。
4、招生名额:每位导师当年度招收三年制全日制硕士(含推免生)不超过3人,含长学制硕士不超过4人。
5、其他:每位参加复试的同学请扫描附件二维码加入第一临床医学院复试钉钉群,备注名统一为专业—类型—姓名,如中医内科学-学术型—某某某。
三、复试程序
1、复试(100%)
研究生复试全程拍摄视频加录音,由学院纪检部门监督。复试内容由英语口语及专业外语(10%)、英语听力(10%)、专业综合知识(60%)和综合素质能力(20%)组成,每位学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英语复试一般以自我介绍、专业知识随机抽取问答、专家现场提问为主要形式;专业综合知识着重考核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方面的能力,一般为2-3个专业问题;综合素质能力着重考察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创新实践能力、其它社会表现、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心理健康、人文素养、举止、礼仪等内容。学生各类成果、获奖或实践活动等材料必须上传网络平台,否则不予承认。复试成绩必须客观公正,复试组全体成员对复试成绩负责,复试结束当场给出复试成绩和总成绩,根据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布复试淘汰学生。总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成绩/5*65%+复试总成绩*35%。创新性成果(省部级成果并为第一负责人)的考生另加5分。
2、导师调配
复试完成后首先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复试不合格直接视为淘汰,拟录取学生由复试组根据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从第一志愿(自己选择的导师)转至导师,导师根据自己可以招生的名额及意愿选择学生,淘汰的学生根据第二志愿或复试组当场选配导师,导师确定学生后原则上不能更改,学生所有志愿都不能确定导师,可由学院和学生商量后推荐导师,视为学院预录取,最终录取名单以学校公布名单为准。
3、复试组专家组成
复试专家组成员按学位点大类学科组成,所有复试组专家须由办事公正且本年度没有直系亲属报考本院的教师担任,由学院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人数一般为5-7人,设有正副组长(均为教授及同等职称)各1人,秘书1人(中级及以上职称)。复试组均有学院教学部和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4、复试组专家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复试组工作,最终确定拟录取名单;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复试工作,在组长无法出席时行使组长的权利;复试组专家:公平认真的参与复试工作,负责各方向的专业复试,复试组有专人负责外语复试;秘书:负责复试组联络、视频、录音、复试内容记录和成绩统计等。
四、投诉程序
学生复试结束后如对复试结果有异议者,须在3天内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复试组复核,学院教学部经学院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在纪委监督下给出书面回复。
学院教学部:潘老师 马老师 0571-87071726  87073276
学院纪检监察室:杨老师  0571-87070583
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行政楼教学部、纪检科;
  
预计复试时间不早于5月13日,具体复试时间请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件:学院复试钉钉群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ICP备08106227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