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各位考生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和进度,现将几个常见的问题一并答复如下:
一、问:如果单科没过的话,能破格复试吗?
答:我校不进行破格复试。
二、问:请问我在报考的本专业中的排名?
答:我校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不提供考生的初试专业排名情况。
三、问:国家线什么时候能公布?
答:3月15日左右,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网。
四、问:什么时候复试?
答:复试会安排在国家线正式公布之后,预计三月下旬进行,请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b.xauat.edu.cn/或研究生院官网http://gs.xauat.edu.cn/。
五、问:上了国家线就有复试资格了吗?
答:根据往年的情况,我校部分专业会高于国家A类地区线,其他专业复试线执行国家A类地区线,我校会在国家线公布一周内发布我校复试线,请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
六、问:贵校接受调剂生吗?
答:接受,具体名额需国家线公布后方可确定。
七、问:想调剂到贵校,怎么操作?
答:请及时关注我校发布的调剂政策http://yzb.xauat.edu.cn/info/1001/4861.htm。具体调剂事项,请在全国调剂系统https://yz.chsi.com.cn/yztj/开通后填写调剂申请。学校会根据申请调剂人员的情况,给学生本人发复试通知。
八、问:如何能查到导师的相关信息?
答:登录我校导师空间http://tutor.eol.cn/web/120,可查询导师信息。
九、问:报考时忘了填报报考导师信息,如何处理?
答:请于复试前联系学院,按照学院要求补报导师。
十、问:贵校的2019年学院是否重新调整?
答:为了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强化学科优势,我校组建了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四个学院,2019年新学院硕士研究生对应专业如下:
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智能建筑;
资源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矿业工程;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社会管理;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十一、问:如何联系贵校各学院负责招生工作的部门?
答:各部门联系方式如下:
学院
联系人
电话
安德学院
米老师
18791980858
029-89025533
土木工程学院
张老师
029-82207610
建筑学院
陈老师
029-82202742
艺术学院
王老师
029-82205431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郭老师
029-82202520
管理学院
全日制
闫老师
029-82201563
非全日制
徐老师
029-82205742
理学院
刘老师
029-82205670
冶金工程学院
刘老师
029-8220293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杜老师
029-82205328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李老师
029-82205599
机电工程学院
郭老师
029-82202528
文学院
刘老师
029-82202380
体育学院
郑老师
029-82201431
*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老师
029-82203401
*公共管理学院
范老师
029-82203303
*化学与化工学院
顾老师
029-82203378
*资源工程学院
于老师
029-82203408
十二、问:请问贵校的学费和奖助学金政策?
答:我校的学费和奖助学金政策如下:
(一)非全日制硕士生学费标准与相同专业全日制硕士生学费标准相同,详见下表。
培养类别及专业(领域)
学费标准(元/学年)
非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8000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工
程
硕
士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10000
12000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10000
12000
环境工程领域
10000
12000
其他领域
8000
12000
资产评估硕士
8000
12000
建筑学硕士
12000
城市规划硕士
12000
风景园林硕士
12000
艺术硕士
12000
1500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10000
12000
工商管理硕士
15000
工程管理硕士
15000
安德学院
土木工程
40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40000
(二)全日制非定向学生奖(助)学金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资助范围为国家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非定向就业),硕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每年按10个月计,每生每月600元,共发30个月)。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为硕士每生每年20000元。奖励名额以国家当年下达指标为准。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设3个等级:特殊奖学金,用于奖励推荐免试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当年学费额度;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约占参评人数的15%);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约占参评人数的25%)。
4.学校设有多项社会奖(助)学金。
5.学校设有专项基金,对优秀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表彰奖励。
6.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兼职岗位。
7.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学校开设入学“绿色通道”,并指导和协助办理助学贷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