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与论文要求
1.培养方式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一律不转档案、户口、组织关系,在学期间仍为原单位的在职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仍由原单位解决。对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者实行导师负责制,并组织导师指导组进行集体指导。考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要求,以在职不脱产的方式学习研究生课程。
2.学习年限 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5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3.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工作实践中的技术服务、技术监督、业务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或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是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较高水平的调查报告、技术服务研究(总结)报告等。论文选题应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学位授予
理论课程学习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按有关规定授予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八、收费标准
教育硕士中学科教学(英语)领域培养费:8000元/年.生;教育硕士其它领域培养费:6000元/年.生。
工程硕士中项目管理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培养费:8000元/年.生;工程硕士其它领域培养费:6500元/年.生。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费:12000元/年.生。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费:第一、第二学年:10000元/年.生,第三学年:8000元/年.生)。
九、联系方式
1、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高老师、魏老师;
联系电话:0514-87979213;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扬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25009;电子信箱(E-mail):yjszs@yzu.edu.cn。
2、扬州大学各学院在职硕士招生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附件3。
附件1:扬州大学2011年在职硕士招生学科或领域及招生限额一览表
招生类别代码 |
招生类别名称
(英文缩写) |
学科或领
域代码 |
学科或领域名称 |
招生
限额 |
备注 |
420100 |
教育硕士
(Ed.M) |
420101
420102
420103
420104
420105
420106
420107
420108
420109
420112
420114
420115
420116 |
1、教育管理
2、学科教学(思政)
3、学科教学(语文)
4、学科教学(数学)
5、学科教学(物理)
6、学科教学(化学)
7、学科教学(生物)
8、学科教学(英语)
9、学科教学(历史)
10、学科教学(体育)
11、现代教育技术
12、小学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 |
200 |
各领域招生数依据教指委规定和各领域上线生数综合考虑确定。 |
430100 |
工程硕士 |
430102
430105
430107
430109
430111
430112
430113
430114
430115
430117
430128
430130
430132
430136
430140 |
1、机械工程
2、材料工程
3、动力工程
4、电子与通信工程
5、控制工程
6、计算机技术
7、软件工程
8、建筑与土木工程
9、水利工程
10、化学工程
11、农业工程
12、环境工程
13、食品工程
14、制药工程
15、项目管理 |
自定
(其中,“项目管理”领域限招100名) |
|
460100 |
工商管理硕士
(MBA) |
460101 |
|
80 |
|
470100 |
农业推广硕士
(MAE) |
470101
470102
470103
470104
470105
470108
470109
470110
470113 |
1、作物
2、园艺
3、农业资源利用
4、植物保护
5、养殖
6、渔业
7、农业机械化
8、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村与区域发展(村官)
9、食品加工与安全 |
自定
(350) |
|
480100 |
兽医硕士
(VMM) |
480100 |
|
自定 |
|
490100 |
公共管理硕士
(MPA) |
490100 |
|
65 |
|
920100 |
职业学校教师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040101
040203
081203
083201
100403
120202
120203
120403 |
1、教育学原理
2、应用心理学
3、计算机应用技术
4、食品科学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6、企业管理
7、旅游管理
8、教育经济与管理 |
10
20
15
15
15
15
30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