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河北工程大学水力学2011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0-8-18 【字体:小 大】
河北工程大学水力学2011年研究生考试大纲

五、考试内容要点

  (一)绪论

  1、水力学的任务、在专业中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2、液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3、牛顿内摩擦定律和粘滞系数。

  4、连续介质、理想液体和实际液体的概念。

  5、作用在流体上两种力:质量力和表面力

  (二)水静力学

  1、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

  2、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等压面和等压面方程

  3、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基本方程及应用

  4、静水压强基本方程的几何意义与能量意义: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和测管水头。

  5、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与测量,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度。

  6、静水压强分布图和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7、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分解和计算,压力体的构成及作用力方向的判别。

  8、两种质量力作用下的液体相对平衡及压强计算。

  (三)恒定总流的运动分析

  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恒定与非恒定流,均匀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流线与迹线,总流、元流、过水断面与断面平均流速,一元流、二元流、三元流。

  3、恒定不可压缩液体总流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

  4、元流和总流的能量方程,使用注意事项及几何意义。

  5、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

  6、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使用注意事项及应用实例。

  7、量纲分析,π定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四)液体流动型态和水头损失

  1、水头损失的本质和分类。

  2、均匀流沿程损失与水流阻力的关系,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基本公式——达西公式。

  3、实际液体运动的两种型态:层流与紊流的形成与判别。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4、圆管层流运动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和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沿程水力摩阻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5、紊流的特征和附加切应力的产生,紊流中粘性底层的概念,过流断面,流速分布。

  6、尼古拉兹实验和沿程水力摩阻系数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7、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 舍齐公式、曼宁公式和粗糙系数

  8、局部水头损失的特点和计算

  9、绕流阻力和边界层简介

  (五)有压管道流动

  1、有压管道流动的特点及分类。

  2、简单管道水力设计计算和管流水头线的绘制。

  3、复杂管道水力设计计算(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和沿程泄流管)。

  4、水击波传播过程和水击分类,水击波波速和直接水击计算,间接水击计算介绍。

  (六)明渠水流

  1、明渠水流的特点和分类,明渠断面的水力要素。

  2、明渠均匀流的特性及产生条件,明渠均匀流基本公式。

  3、水力最佳断面、允许流速和糙率的确定。

  4、正常水深和明渠均匀流水力设计计算。

  5、明渠非均匀渐变流的流动特点,明渠水流三种运动状态及其判别,佛汝德数的物理意义。

  6、断面比能,临界水深、临界底坡的概念,变化规律及计算。

  7、明渠非均匀急变流的两种现象:水跃和水跌。

  8、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微分方程,棱柱体明渠水面曲线分析与衔接。

  9、逐段试算与计算法计算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面曲线。

  10、弯道水流特征和运动分析。

  11、水跃方程和共轭水深计算,棱柱体水平明渠中水跃能 量损失和跃长计算。

  (七)过流建筑物的水力设计计算

  1、堰闸出流的特点的区别,堰流的类型和基本公式。

  2、薄壁堰水力计算,实用堰的水力计算和曲线型实用堰剖面形状的确定,宽顶堰水力设计计算。

  3、闸孔出流基本公式和水力设计计算。

  4、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的方式。

  5、底流消能水力设计计算,消力池深和长度的确定。

  6、挑流消能水力设计计算介绍。

  (八)液体运动流场理论

  1、质点运动加速度和运动基本形式,有旋流和无旋流(有势流)的概念和判别。

  2、三维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3、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4、恒定平面势流的流函数、流速势函数性质及两者相互关系。

  5、流网原理解平面势流。

  (九)渗流理论

  1、渗流基本概念和渗流模型。

  2、达西定律及其应用条件,渗透系数。

  3、地下河槽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渐变渗流的基本公式———杜比公式。

  4、棱柱体地下河槽恒定渐变渗流的浸润曲线。

  5、井及井群渗流计算,渗流场计算方法介绍。

  (十)相似原理和模型试验基础

  1、相似现象和相似特征。单项力作用下的相似准则(重力相似准则和阻力相似准则),模型比尺。

  2、水力学模型设计方法介绍。

  六、主要参考教材

  1、成都科技大学吴持恭主编的《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三版。

  2、清华大学董增南,余常昭主编的《水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