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大纲 - 正文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分析化学2011年考研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0-8-18 【字体:小 大】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分析化学2011年考研大纲

5.7 氧化还原滴定法

  5.7.1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诱导反应)

  5.7.2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前的预氧化或预还原)

  5.7.3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氧化还原平衡,得失电子相等原则)

  5.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5.8 沉淀滴定法

  5.8.1 银量法滴定曲线

  5.8.2 按不同指示剂和滴定方式分类的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

  5.9 吸光光度法

  5.9.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溶液对光吸收与颜色的关系;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加和性和吸光度的测量)

  5.9.2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S)

  5.9.3 影响吸光光度法准确度的因素(仪器测量误差、对比尔定律的偏离)

  5.9.4 显色反应(络合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成盐反应;催化显色反应;消色反应)

  5.9.5 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干扰物质的及其消除)

  5.9.6 重要的显色剂(无机显色剂;有机显色剂)

  5.9.7 多元络合物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异配位体络合物;离子缔合络合物;胶束增溶络合物)

  5.9.8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微量组分的测定;差示光度;光度滴定;络合物组成测定;摩尔吸光系数测定)

  6 原子吸收光谱法

  6.1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6.2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结构

  6.3 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廊(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两个主要因素:多普勒变宽;碰撞变宽)

  6.4 原子吸收测量的基本关系式(朗伯定律)

  6.5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检测系统)

  6.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

  6.7 背景校正方法(用邻近非共振线校正;连续光源校正;赛曼效应校正)

  6.8 测定条件的选择(分析线;狭缝宽度;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原子化条件;进样量)

  6.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6.10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检出限

  7 原子发射光谱法

  7.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激发电位;共振线)

  7.2 原子能级与能级图(光谱项;电子跃迁选择原则)

  7.3 原子谱线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统计权重;跃迁几率;激发电位;激发温度;基态原子数)

  7.4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自吸现象;自蚀现象;共振变宽)

  7.5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基本结构的三部件及其作用:

  7.5.1激发光源(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容火花;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炬(ICP))

  7.5.2分光系统(棱镜;光栅)

  7.5.3检测器(感光板;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器件(CCD))

  7.6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类型(摄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

  7.7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7.7.1 定性分析(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铁谱比较法)

  7.7.2 定量分析(校正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摄谱法;光电直读法))

  7.8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原理

  7.8.1 定量分析的关系式

  7.8.2 内标法(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

  7.9 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与校正(背景的来源及扣除;离峰校正法;等效浓度法)

  7.10 ICP-AES仪器的主要装置及分析性能

  7.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检出限

  8 电位分析法

  8.1 能斯特方程式

  8.2 电极的组成及作用:

  8.2.1 pH玻璃电极

  8.2.2 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

  8.2.3 指示电极(惰性金属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8.3 直接电位法

  8.3.1 pH的电位法测定

  8.3.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连续标准加入法)

  8.4 电位滴定法

  8.4.1 测定原理、滴定装置及滴定曲线

  8.4.2 终点确定方法(E-V曲线法;ΔE/ΔV-V曲线法;Δ2E/ΔV 2-V曲线法)

  8.4.3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8.4.4 自动电位滴定仪原理

  9 电解与库仑分析

  9.1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9.1.1 电解装置与电解过程

  9.1.2 分解电压与析出电位关系

  9.1.3 过电压与分解电压关系

  9.2 电重量分析法与电解分离

  9.2.1 恒电流电重量分析法

  9.2.2 控制阴极电位电重量分析法(电解时间的控制)

  9.3 库仑分析法

  9.3.1 基本原理(法拉第第一定律;法拉第第二定律)

  9.3.2 装置与过程

  9.3.3 库仑计(氢氧库仑计;库仑式库仑计;电子积分库仑计)

  9.4 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

  9.4.1 库仑滴定的特点

  9.4.2 库仑滴定的应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