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理想溶液;②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③理想溶液通性。
§4-6 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①稀溶液;②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③稀溶液的依数性;④凝固点下降;⑤沸点上升;
⑥渗透压。
§4-7 非理想溶液
①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②活度与活度系数。
§4-8分配定律一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第五章 相平衡
§5-1 引言
§5-2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5-3 相律
①相;②组分;③自由度;④相律。
§5-4 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①水的相图的分析;②水的三相点与冰点。
§5-5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①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②杠杆规则;③蒸馏原理(沸点一组成图);④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⑤恒沸混合物;⑥部分互溶的双液系;⑦不互溦的双液系;⑧水蒸气蒸馏;
⑨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相图;⑩热分析法与溶解度法;⑾步冷曲线; ⑿形成化合物的体系;
⒀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⒁不稳定化合物的相图; ⒂完全互溶固溶体的相图;⒃固态溶液或固溶体; ⒄部分互溶固溶体的相图。
第六章 化学平衡
§6-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①反应平衡的条件;③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①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②热力学平衡常数与经验平衡常数。
§6-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①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②气相反应平衡常数(Kp、Kc,Kx)及相互关系;③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6-4复相化学平衡
①分解压(或离解压);②复相化学平衡常数。
§6-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①平衡常数的测定:物理法与化学法;②平衡常数、平衡组成、反应转化率的计算。
§6-6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①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②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6-7 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②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③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④惰性气
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8 同时平衡
§6-9 反应的耦合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①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①离子的迁移率;②离子的迁移数;③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7-3 电导
①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②离子独立移动定律;③离子的摩尔电导率;④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7-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①电解质的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②离子强度;③德拜一休克尔(Debye-Huckel)极限公式。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8-1 可逆电池与可逆电极
①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②三类可逆电极与电极反应。
§8-2 电动势的测定
①标准电池;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
§8-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①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②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取号;③电池反应式与表示式的"互译"。
§8-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①能斯特公式;②由E求Ka;③由E与(dE/dT)p求电池反应的△rHm、△rSm;④可逆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8-5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①双电层;②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间的电势差;③接触电势;④液体接界电势。
§8-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①标准氢电极;②标准电极电势;③甘汞电极;④从电极电势计算电动势。
§8-7 浓差电池
①浓差电池
§8-8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①求难溶盐的活度积;②电动势法求电解质溶液平均活度系数;③pH值的测定。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9-1 分解电压
①分解电压。
§9-2 极化作用
①电极的极化作用;②超电势;③浓差极化
§9-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①离子析出电势;②电解时阴极上反应;③电解时阳极上反应;④电解还原与氧化的应用。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10-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0-2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①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0-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①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②质量作用定律与反应速率方程;③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④反应速率常数。
§10-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①一级反应;②二级反应;③零级反应;④反应级数的测定方法; ⑤积分法; ⑥半衰期法; ⑦微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