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IS-LM模型
1.掌握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的数学形式,并了解其他有关货币需求函数的理论;
2.能够进行IS曲线的推导并掌握IS曲线发生移动的原因;
3.能够进行LM曲线的推导并掌握IS曲线发生移动的原因;
4.掌握各种因素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以及从不均衡向均衡移动的轨迹。
(十三)AD-AS模型
1.能够进行AD曲线的推导并掌握AD曲线发生移动的原因;
2.理解长期AS曲线与短期AS曲线的差别,能够进行AS曲线的推导并掌握AS曲线发生移动的原因;
3.熟悉AD、AS曲线的数学与几何形式;
4.掌握各种因素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能够运用AD-AS模型进行政策分析。
(十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1.掌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概念以及实际计算方法;
2.掌握失业的类型及原因;
3.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理解货币中性的理念;
4.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包括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所存在的问题。
(十五)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1.了解汇率的概念以及两种标价方法;了解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情况;能够区分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掌握均衡汇率的决定;能够分析汇率变动对贸易余额的影响,理解马歇尔-勒纳条件;了解汇率变动对国内平衡的影响等;
2.能够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数据的含义;掌握各种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
3.能够推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理解其政策含义,认识到汇率制度、资本流动性不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理解三元悖论。
(十六)宏观经济政策
1.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
2.了解财政政策的手段及操作原则;
3.了解货币政策的手段及操作原则;
4.理解乘数、挤出效应、理性预期等关于政策效果的分析,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优劣;
5.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所了解。
三、主要参考书目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