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教师资格考试 - 说课稿 - 正文

高中语文说课稿:寡人之于国也

来源:fjzsksw.com 2010-5-21 10:42:04

 


2、设置探究课题:
探究学习一: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这个题目的设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前的预习中,我估计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再说,为什么人民可以移来移去,毫无户籍限制呢?
这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探究学习二: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探究学习三: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明确: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这个探究题目的设置是希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联系具体的实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推荐链接: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雷雨 05-21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陈奂生上城 05-20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兵车行 05-20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 05-20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孔雀东南飞 05-20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致橡树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雨巷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游褒禅山记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五人墓碑记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我的母亲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听听那冷雨 05-19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花未眠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边城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泪珠与珍珠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想北平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我与地坛 05-18
[说课稿]说课技巧指导: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我有一个梦想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失街亭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窦娥冤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背影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阿房宫赋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 05-18
[说课稿]高中语文说课稿:兰亭集序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